|
鼎盛军事网 2012-02-12 17:07:47 鼎盛论坛 网友评论 0 条
英国着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被誉为继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之一,他破解了关于宇宙起源等多个谜题。他在1月8日70岁生日来临前又预言说,人类未来将移民到火星并最终征服宇宙。据英国《每日邮报》网...
-
英国着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被誉为继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之一,他破解了关于宇宙起源等多个谜题。他在1月8日70岁生日来临前又预言说,人类未来将移民到火星并最终征服宇宙。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1月7日报道,生日前夕,这位科学大师参加了英国广播公司的节目,回答听众提问。霍金认为,未来1000年内,基本可以确定的是地球会因某场大灾难而毁灭,如核战争或者温室效应。因此他强调人类必须移居其他星球。「万一地球毁灭,人类就必须在火星或太阳系中的其它星体生活,但这在最近100年内还不会发生,」霍金说。
霍金
资料图:霍金
在太阳系中,火星是除地球之外可供人类居住的最佳选择。尽管各国宇航局已经做好了对火星的载人探测任务准备,但是这类活动也要几十年之后才能实施,而且探测一次往返大约需要450天。
霍金表示:「人类灭绝是可能发生的,但却不是不可避免的,我是个乐观主义者,我相信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最终可以带人类冲出太阳系,到达宇宙中更遥远的地方。」
位于日内瓦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去年公布的研究结果显示,中微子速度比光快。而霍金表示不相信这个实验结果。「我们最好的理论就是M理论,该理论指出,人类的宇宙并非唯一,预测宇宙有许多个,每一个物理常数对应的值不同。」
他还宣称,「在宇宙中的其他地方寻找有智慧的生命将是『人类最伟大的科学发现』。」但他也提醒道,试图与不同文明的外星人交流是非常危险的,「如果外星人决定来拜访我们,那麽结果可能就和欧洲人到达美洲时一样,美洲原住民并没有得到什麽好处」。
霍金:外星人就在月球背面 接触他们太危险
英国着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在一部播出的纪录片中说,外星人存在的可能性很大,但人类不应主动寻找他们,应尽一切努力避免与他们接触。
美国探索频道播出系列纪录片《跟随斯蒂芬·霍金进入宇宙》。霍金在片中向观众介绍他对是否存在外星人等宇宙未解之谜的看法。
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25日援引霍金的话报道,宇宙中存在超过1000亿个星系,每个星系至少包含大量星球。仅仅基于这一数字就几乎可以断定外星生命的存在。
“真正的挑战是弄明白外星人长什么样,”霍金说。在他看来,外星生命极有可能以微生物或初级生物的形式存在,但不能排除存在能威胁人类的智能生物。
“我想他们其中有的已将本星球上的资源消耗殆尽,可能生活在巨大的太空船上。”
霍金的观点和中国当下最火爆的一本叫《外星人就在月球背面》的书不谋而合,《外星人就在月球背面》震撼揭露,其实月球根本不是地球的卫星,而是一艘巨大的宇宙飞船!
霍金认为,鉴于外星人可能将地球资源洗劫一空然后扬长而去,人类主动寻求与他们接触“有些太冒险”。
“如果外星人拜访我们,我认为结果可能与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当年踏足美洲大陆类似。那对当地印第安人来说不是什么好事。”
霍金现年68岁,21岁时确诊患上运动神经元疾病,几乎全身瘫痪,依靠对话机和语言合成器与人交流。他以黑洞研究和量子宇宙论等享誉科学界,着有《时间简史》《果壳中的宇宙》等科普着作。
俄火星探测器缘何死无葬身之地
格林尼治时间2012年1月15日17时45分,搭载着中国“萤火一号”的俄罗斯“福布斯-土壤”火星探测器在太空中漫无边际地转悠了66天之后终于落回 了地球的怀抱。但随着“福布斯-土壤”的坠落,围绕着这颗火星探测器的谜团却没有迎刃而解。“福布斯-土壤”发射失败的原因到底在哪儿?“福布斯-土壤” 准确坠落地点到底在哪儿?俄罗斯未来航天发展之路到底在哪儿?
坠落地点只能靠“估算”
“福布斯-土壤”到底于何时葬身何处?最开始有人预测是印度洋,后来有人说应该是大西洋,最后有人说是太平洋。然而就在“福布斯-土壤”已坠落了数十个小时之后,俄官方至今尚未给出一个“一锤定音”式的权威官方说法。
由于“福布斯-土壤”探测器升空后俄地面控制中心无法对其进行有效操控,因此探测器主发动机始终未能启动并实现变轨。所以,在“福布斯-土壤”自己坠落 前,俄有关方面一直无法确定其坠落的准确时间和具体地点。俄航天局1月11日曾预测说,“福布斯-土壤”火星探测器的碎片将在本月14日至16日间坠入印 度洋。
1月15日,俄空天防御兵发言人佐洛图欣上校说,从空天防御兵任务控制处所获信息显示,“福布斯-土壤”号残片于格林尼治时间当日17时45分落入太平 洋,残片坠落海域位于智利南部岛屿惠灵顿岛以西1250公里。但佐洛图欣承认,这其实只是估算结果,至今也没有目击报告来证实它。
而俄航天局副局长施洛夫则表示,根据航天局数据推测,“福布斯-土壤”是在巴西上空解体的。无独有偶,另有一些俄罗斯弹道专家则认为,探测器的碎片的落点范围应该很大,包括大西洋以及巴西境内,该范围的中心区域应该在巴西戈亚斯州。
1月16日,俄航天局官方网站发布消息称,“在‘福布斯-土壤’坠落的地区没有观测和其它监控设施。但通过太空监控设施获得的资料表明,星际站已不在轨道 上。星际站残骸在俄航天局预测的时间段内坠落,正如此前预测的那样,在星际站的坠落发生在它最后一次,即第1097次记录到的绕地飞行之时,当时它在太平 洋南部、南美和大西洋上空。”
不过,关于“福布斯-土壤”的真正坠落,俄罗斯方面还是有佐证的。美国军方1月16日证实,“福布斯-土壤”残骸确实已坠落地球,但未就坠落 地点给出任何信息。美国pace-track.org网站刊登的美战略司令部数据称,“航天器在预期时段内坠落。”美军方此前预测,“火卫一-土壤”将在 格林尼治时间15日16时59分至17时47分进入大气层,但当时就未透露任何有关其可能坠落地点的信息。
俄官员17日承认,从火星探测器残骸坠地到目前为止,他们依然无法确认其具体落点。据悉,“福布斯-土壤”号火星探测器价值1.7亿美元,总重接近14 吨,携带有毒燃料近10吨和供探测使用的放射性钴-57。据俄航天局预计,“福布斯-土壤”号主体在经过大气层时基本燃烧殆尽,最终仅剩20个到30个碎 片坠落地球,总质量不超过200千克。有毒燃料可能基本烧尽,放射性钴-57残量极少,不会造成污染伤害。
但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下属的“机构间空间碎片协调委员会”则担心,监测探测器坠落并不轻松。依据联合国公约,如果“福布斯-土壤”号回落地球, 对其他国家或个人造成伤害,俄将承担赔偿责任。实际上,上世纪80年代,苏联核动力卫星“科斯莫954”号坠落地球,放射性碎片落入加拿大。为此,苏联曾 支付了300万美元“清理费”。
坠落原因只能靠“推测”
1月17日,俄军事航天部门一位消息灵通人士对媒体透露,“福布斯-土壤”火星探测器事故调查委员会可能无法找到事故的具体原因,而只能作出某种推测。这 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人士称,如果能得到探测器碎片,那么则有90%的可能确定事故原因。但现在既没找到残骸碎片,也没收集到遥测数据,因此判断事故原因就 好比是在“猜测咖啡的浓度”。他断言,俄航天局原定于1月26日交出的事故报告中,调查部门恐怕“只能作出有关事故原因的推测,而无法得出实际的最终结 论”。与此同时,此人怀疑有关“星际站可能在美国雷达影响下出现故障”的观点,他说“媒体出现这个问题的报道很可能是想让真正的罪魁祸首免受惩罚……”
有意思的是,17日出版的俄《生意人报》援引一位航天火箭专家的话说,探测器失灵可能是因受到美国大功率雷达干扰。俄负责航天军工部门的副总理罗戈津17日也表示,“这种说法不是没有根据的,但我希望不是真的。”
1月17日,俄跨部门的“福布斯——土壤”星际站飞行分析委员会负责人、俄航空航天局前局长、现任俄国家技术公司科技委员会主席科普捷夫在接受俄新社采访 时表示,俄专家正在检查“福布斯——土壤”在绕地球第二圈飞过美国雷达上空时雷达辐射可能对其产生的意外影响。他说,“存在着这种可能性。为了检查这种可 能性,我们近日将进行地面试验。试验中将把类似安装在‘福布斯——土壤"上面的设备置于可能对其产生意外影响的美国雷达的辐射总功率之下。试验结果将证实 或否认雷达产生影响的可能性。”他解释说,“火卫一-土壤”在绕地球飞行第二圈的时候,美国雷达确实在根据研究一颗小行星运行轨迹的计划运作。
而此前,俄航天局局长波波夫金1月9日在接受《消息报》采访时曾暗示称,包括“福布斯-土壤”在内,俄2011年发生一连串航天事故,可能是某个航天大国 暗中捣鬼所致。他说,“让我纳闷的是,为什么几次太空船发射升空后,恰巧都在飞行到俄罗斯雷达侦测不到的区域时,就偏离轨道。”他说:“对俄罗而言,这是 地球的‘黑暗’面,因此不能排除,这一连串的事故是由外力所为的可能性。”波波夫金的“疑惑”立即被媒体解读为美国对俄的“阴谋论”。
对此,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俄航天专家指出:“美国、中国和欧洲一些国家确实拥有干扰航天器的强有力手段,但‘福布斯-土壤’火星探测器受到干 扰的假设没有任何充分依据:在出现故障之前,探测器根本没有飞越美国上空。中国和欧盟一些国家都在探测器上搭载了本国价值不菲的特殊科研仪器,并迫切希望 探测器能够成功飞往火星,认为他们半路破坏探测器的说法不符常理。”这位专家总结说:“一些媒体断章取义地引用波波夫金的话是为制造轰动效应。专家们都知 道,很多国家都拥有一定的反卫星技术,但由于上述原因,对‘福布斯-土壤’探测器实施干扰的可能性不大,也没有实际意义。”
发射成败只能靠“赌注”
“福布斯-土壤”是俄罗斯15年来发射的首个星际探测器,用以采集火卫一“福布斯”上的土壤样本。按理讲,俄罗斯人应该拿出“十年磨一剑”的功夫才是。
而就在“福布斯-土壤”探测器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升空后仅7个小时,俄联邦航天局便发布消息称,“福布斯-土壤”探测器及其所搭载的中 国“萤火一号”火星探测器在飞行过程中出现意外,探测器主发动机未能启动,无法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而只能滞留在近地轨道。直到11月24日,一名俄航 天领域消息人士才透露,位于拜科努尔发射场的俄罗斯卫星地面跟踪站首次接收到了“福布斯-土壤”发出的遥测信息,这短暂的惊喜又后随后的沉默所淹没。
然而,让人大跌眼镜的是,俄航天局局长波波夫金1月9日在接受《消息报》采访时承认,“福布斯-土壤”火星探测器的部件可能存在质量问题。他透露,“福布斯-土壤”是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设计、制造的,其方案本身就存在一定技术风险。
波波夫金说:“我们为这些决定压上了赌注,因为我们对欧洲航天局承担了义务,探测器运载了该局的仪器;我们还对中国承担了义务,我们负责将他们的卫星与 ‘土壤'一起运送到火星。”他说,如果俄罗斯2011年不发射探测器的话,就会被迫承受为其投入的50亿卢布损失。他说,“福布斯-土壤”深测器的研制与 生产时间过长,上面很多部件很快就要到达保质期和使用寿命。
事故调查只能靠“督办”
1月16日,前不久刚被任命为主管军工问题的俄副总理罗戈津在其微博上说,“我要亲自监督‘福布斯-土壤”’事故原因的调查工作。”对于“福布斯——土 壤”的发射失败,俄网友说,“让我吃惊的不是事故本身,而是事故频发的现实。有意思!为何现在的事故比苏联时期多?只因那时我们对事故封锁消息吗?”
其实,对于“福布斯-土壤”发射失败一事,俄总统和总理都在不同场合表达了不满。2011年11月26日,梅德韦杰夫就表示:“俄航天领域最 近几次失败对我们的竞争力造成了严重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发生了某些命中注定的事情。这意味着,需要对航天器的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并惩罚应对此负责的 人。我不建议枪毙,像斯大林时期做的那样。但的确应该重罚,如果发现其中的明显过失,那应予以纪律处分甚至追究其刑事责任。”
2011年12月26日,俄总理普京在会见负责军事工业综合体的副总理罗戈津时曾强调,俄航天领域现有的管理体系和调控工具并不完备。普京说,“在取消军 事航天领域的接待制度并将其军事部分独立出来后,一些东西恶化了。这并不意味着需要回归原来的调控工具,但完全显而易见的是,现有的体系是不完备的。”
虽然俄罗斯航天领域在2011年是“伤痕累累”,但俄依然没有停止自己对太空的探索之路。据悉,俄航天局将在2012年2月底之前向政府提交2030年之 前和之后本国航天领域发展战略。2011年12月29日,俄航天局局长波波夫金与主管副总理罗戈津会晤之后对记者证实,“副总理罗戈津和总理普京责成我们 制定2030年之前和之后俄罗斯航天领域发展战略。”
不过,分析人士指出,虽然梅德韦杰夫2011年4月在加加林太空飞行50周年纪念日时表示,“航天领域将是国家最优先的项目之一,而我们不想丧失在这方面 的一定优势。”但俄罗斯要在经费捉襟见肘、人才四处流失、机构残缺不全的情况下重振航天大国雄风,除了有信誓旦旦的决心之外还需要卧薪尝胆的耐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