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1987年环保第一个将电磁炉带进大陆市场,揭开了国内电磁炉行业发展序幕. 1987年环保通过进口方式将电磁炉引进大陆销售.1994年成立工厂,与香港雅达科技有限公司在增城开始电磁炉的生产,早期年销量达到了十几万台,在全国名列前茅.虽然现在已很少尖刀,但为我国电磁炉市场的开拓作出了贡献.
二、1987-1990年国内电磁炉市场迅速兴起又迅速衰落 1987年-1989年在国内,尤其是华东地区上马几十家的电磁炉生产厂,但由于早期的电磁炉技术不成熟,用电环境恶劣,导致部分电磁炉产品投放市场后出现严重的爆机现象.。电磁炉行业几乎全面亏损,迅速兴起又迅速衰落.
三、1992年电磁炉行业标准颁布,标志着电磁炉 作为一个行业成为小家电中的一员. GB4706.29-92《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用电安全·电磁灶的特殊要求》是最早的电磁炉专业标准,1992年颁布,目前仍在用:OB/T1236-91《电磁灶》是电磁炉产品现行的性能标准.它主要规定了电磁炉产品的热效率、噪声等使用指标.是推荐性标准.生产企业可以采纳也可不采纳.但一旦企业明示采纳了该标准,则意味着产品必须要符合标准中的相关要求.
四、1994年创龙率先将IGBT用在电磁炉上,为行业突破技术瓶颈打下基础. 由于当时采用MOSFET做功率管,耐压指标进1200V电流8A左右,采用此种功率管.产品功率不能太高,绝大多数工程师在设计电磁炉产品时没有留足够的耐压余量,并且爆管现象十分严重,创龙第一个使用新材料IGBT,加速了行业的成熟,使供应商看到了希望,开始对IGBT的稳定性进行全面攻关.目前, IGBT技术成熟性提升很大,并且价格降低很多,创龙成为电路革新的一个先行者.
五、1997年美的涉足电磁炉行业,到目前产销量突破240万台,加速了电磁炉的普及性消费步伐. 美的在1987年香港回归时,正式涉足电磁炉市场,2003年,美的电磁炉推出100%加热面积的大线圈盘,并与东芝等国际著名企业展开技术合作,应用行业先进的芯片控制,同年,启动了500万台扩能,同年,创下年销量超过100万台的记录,强大的品牌拉力及美的抢占市场份额的主导思想,使美的电磁炉年销量突破240万台.占据的国内市场将近到1/4的份额,加速了电磁炉向普通家庭普及的步伐.2004年美的电磁炉获得了国家免检产品和中国节能认证产品,美的电磁炉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稳步提升,并逐步进入了东南亚及欧美市场,成为我国乃至全球的最大电磁电热器具供应商.
六、1998年T W尚朋堂在广州设厂生产,使国内厂家进一步看到了电磁炉行业的光明前景. 1998年,T W电磁炉第一品牌尚朋堂获准在广州设厂生产电磁炉,使国内厂家进一步看到电磁炉行业前景,重新掀起了行业涉足电磁炉生产的热潮.2001年尚朋堂销售公司联强电通贸易公司在顺德成立,标志着尚朋堂不仅在生产上强势,也开始加速销售的步伐.2003年尚朋堂投资设立无锡生产基地,2004年成功研发首台可用铝锅台式电磁炉.
七、1999年西南掀起电磁炉普及性活动,电磁炉率先以区域市场为突破口,大规模进入寻常百姓家. 我国最早的电磁炉普及在广西,成都等西南地区.富士宝成为这一时期的先锋品牌,率先推出采用国产面板的电磁炉,并把电磁炉的市场零售价格降低了50%以上,西南地区代理商以广西桂友贸易有限公司最具实力,单个品牌的销售最高达到10万多台,2004年所代理品牌总销量达到了25台,使广西成为目前我国电磁炉市场普及最高的区域之一。目前,在我国部分地区已出现了使用电磁炉超过煤气灶的局面.
八、2000年末美国IR公司1200V的IGBT在行业中应用实现了技术的又一个飞跃。 2000年来,顺德新格电子公司联合美的等电磁炉行业的潮流引导者,率先将美国IR公司1200V的IGBT引入电磁炉行业,实现技术的飞跃,电磁炉制造最重要的一个门槛就是要解决IGBT的烧毁问题。许多技术力量较弱的厂家,连1500V的IGBT都用不好,不用讲1200V的了,经过两年的磨练,现在IGBT的烧毁问题基本解决,1200V IGBT被广泛应用。更重要的是IGBT的价格由50多元变成10来元,IR在中国市场推出有较大的成本优势的IRGP20B120UD-E,使IGBT从单纯的电压竞争发展至研发,工艺,成本等全方位的竞争。这一技术进步的结果使成本更低,为电磁炉的普及提供了条件。
九、2001年电磁炉企业迅速增加,使消费者对电磁炉认知度迅速提升。 2001年,对电磁炉行业是一个重要的转折年,在这一年,电磁炉企业迅速增加,由2000年初的30多家迅速达到了190多家,各大品牌企业也通过也通过OEM方式进入电磁陆炉行业。主要生产区域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市场上可供选择的品种和档次也迅速增加,使电磁炉产品在消费者及代理商中的认知度的迅速提升。
十、2002年大功率技术有突破,双灶产品及商用产品销售启动,标志着电磁炉作为厨房主打灶具,开始了与燃气灶具的争锋。 2002年由哈尔滨红帆船、兰州海陇、郑州华锦和南宁汇百川等商贸企业组成的乐邦在东莞正式成立。同时,乐邦依托前锋电子的技术推出炒王电磁炉。开始引导电磁炉作为厨房主力军,使行业的营销定位变化,正式开始了与燃气灶具的争锋,同时一些专业技术研究所在大功率技术上也不断突破,天剑电磁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鲁棒技术可有效地提高电磁炉可靠性,使产品在单相220V交流电源上实现了3500W的大功率电磁炉设计,为一些食物的多样性烹调提供了方便,大小火力调节功能可以基本满足一般酒店烹饪要求。目前行业最大功率已能够做到5000W正在产业化的进程中。
十一、2004年国产陶瓷面板实力增强,有效缓解了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 1999年温州康尔玻璃器皿有限公司正式投产微晶玻璃,从而降低了电磁炉的成本.2004年康尔玻璃厂生产15万片凹槽陶瓷面板,合资大亨玻璃制品2004生产黑色陶瓷面板总量达到40万片,随着国产面板企业产能的增大,陶瓷面板的价格一降再降,使得电磁炉的价格也随之下降,也是消费者接受电磁炉的原因之一.
十二、2004年全国首届电磁炉行业高峰会隆重召开。 2004年12月14日,全国首届电磁炉行业高峰会议在北京华北大酒店隆重召开,会议由全国交电商品科技经济情报中心站.北京现代家电杂志共同主办.参加此次会议的包括美的,九阳,尚朋堂,富士宝,前锋电子,苏泊尔,立邦,爱庭,柏飞,万利达,东泽智能等电磁炉行业90%以上的主流品牌企业以及来自广西的桂友,哈尔滨的红帆船,内蒙蒙杰,大连荣阳等在区域市场上电磁炉营销做得颇为特色的经销商.家电研究院标准认证中心,中国家电协会,发改委能源研究所,中消协等职能部门的领导出席了会议,并对行业的发展提出了良好的建设和意见.会议对电磁炉行业的现代营销,应用技术,发展现状,问题与趋势进行全方位的探讨.
十三、2004年底电磁炉产销量突破千万台大关,进入快速普及期据全国交电商品科技经济情报中心站的调查表明,电磁炉产品近几年年平均增长率已经高达60%以上.尤其是进入2004年,全国各地燃气,煤气价格的上调,促使电磁炉的销售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到2004年底,电磁炉行业产销量首次突破一千万台大关,真正的开始走向了百姓家,已经进入一个快速的普及期,电磁炉已成为一个蓬勃向上的普及性产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