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行输出级不工作或工作异常的检修步骤
(1)测行输出管b极有无-0.1~-0.25V电压,若没有,测有关IC的行振荡级(如TA7698{33}脚、LA7680{25}脚、TDA8362{36}脚、TA8659/8759{40}脚)有无正常的8~9V输入电压,若没有,应检查供电电路。
(2)若查得行振荡电路供电正常,再查行推动管b极有无行激励信号波形(或正常的0.45~0.55V直流电压)。若无激励信号波形或直流电压为0V,则可能是行振荡电路未振荡或IC内部的预推动级损坏而导致无输出,也有可能是行推动管b极回路有断路或短路之处。若是前者,IC的行激励信号输出端一般没有激励信号输出;至于后者,可通过检测电路的电阻值予以确认。如果测得行推动管b极电压达0.6V以上,则说明行振荡器未振荡。
(3)若确认行振荡电路未工作,先考虑X射线保护电路是否动作。检测有关IC的X射线端子(如TA7698{30}脚、TA8659/8759{52}脚)电压,正常时一般为0V,若在1.2V以上,则可能是束电流过大或行逆程脉冲过高,导致保护电路动作。检查+B1电源电压是否过高,逆程电容是否失灵,亮度控制电路是否失常,高压嘴是否严重脏污等。
(4)若测得X射线保护电路未动作,则应对行振荡电路的RC定时元件或500kHz晶振进行替换法检查。若无效,基本上可认定是IC损坏。
(5)如果测得行激励信号已到达行推动管b极,但行输出管b极却无激励信号,则表明行推动级或行输出管b极回路出现开路或短路性故障。测推动管c极有无电压,若没有,多数是c极限流电阻开路或行推动变压器初级绕组焊点开裂,少数是推动管c、e极击穿或行推动变压器初级所接阻尼电容短路。若测得行推动管c极限流电阻两端无电压降(即电阻不发热),则基本上可认定是行推动管开路。
(6)若测得行推动级工作正常,显然是行输出管b极回路出现开路或短路性故障。应对b极回路的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包括其焊点、铜箔走线等)作认真检查。
(7)若测得行激励信号已加至行输出管,再测其c极有无+B1(105~150V)电压,如没有,应对+B1供电电路进行检查。若机器的开/待机是靠切断+B1来实现的,则须对其开/待机电路作检测。但必须注意,若测得行管c极对地电阻为0Ω,则无电压系行管或行逆程电容击穿所致。
(8)若行输出级虽工作,但不正常(如出现“吱吱”声、行输出管严重发烫、同时行输出管c极电压有明显下跌现象,则说明行负载严重短路),可用下述方法来确定:
1)在行输出管c极供电回路中串入一只500mA电流表,拔下行偏转线圈插头,有枕校电路的,断开枕形校正电路(如图3中,可断开VD408),行输出变压器除保留行输出管c极供电回路的两引脚外,其余全部断开。
2)开机观察电流表读数,正常值约40~70mA,若大于70mA、小于120mA,说明行输出变压器损耗、辐射严重,不宜采用;若大于120mA,表明行输出变压器已经短路,必须更换。
3)若开机后电流表读数在正常范围内,则可依次接通行偏转线圈和枕校电路。若接通某路负载后,电流值立即增至500mA以上,则说明该路负载存在短路。
4)若接通上述负载后,电流表读数未超过200mA,则表明短路故障在行输出变压器的次级负载电路。可将负载逐个恢复,若恢复某路负载后,电流表读数明显增大至500mA以上,则表明该路负载(或整流、滤波系统)出现短路,需检查排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