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技师
  
金币125 分
威望475 点
UID205312
好友0
记录0
回帖0
主题222
积分878
阅读权限40
注册时间2010-8-7
最后登录2010-8-19
在线时间0 小时
初级技师
  
- 回帖
- 0
- 主题
- 222
- 积分
- 878
- 在线时间
- 0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0-8-7
- 最后登录
- 2010-8-19

|
光圈
光圈是一个用来控制光线透过镜头,进入机身内感光面的光量的装置,它通常是在镜头内。表达光圈大小我们是用f值。
光圈f值 = 镜头的焦距 / 镜头口径的直径
从以上的公式可知要达到相同的光圈f值,长焦距镜头的口径要比短焦距镜头的口径大。完整的光圈值系列如下:
f1, f1。4, f2, f2。8, f4, f5。6, f8, f11, f16, f22, f32, f44, f64
这里值得一题的是光圈f值愈小,在同一单位时间内的进光量便愈多,而且上一级的进光量刚是下一级的一倍,例如光圈从f8调整到f5.6,进光量便多一倍,我们也说光圈开大了一级。对于消费型数码相机而言,光圈f值常常介于f2.8 - f16。,此外许多数码相机在调整光圈时,可以做1/3级的调整。
光圈及快门优先
进阶级以上的数码相机除了提供全自动(auto)模式,通常还会有光圈优先(aperture priority)、快门优先(shutter priority)两种选项,让你在某些场合可以先决定某光圈值或某快门值,然后分别搭配适合的快门或光圈,以呈现画面不同的景深(锐利度)或效果。
光圈先决曝光模式
由我们先自行决定光圈f值后,相机测光系统依当时光线的情形,自动选择适当的快门速度(可为精确无段式的快门速度)以配合。设有曝光模式转盘的数码相机,通常都会在转盘上刻上'a'字母来代表光圈先决模式(见图四)。光圈先决模式适合于重视景深效果的摄影。
由于数码相机的焦距比传统相机的焦距短很多,使镜头的口径开度小,故很难产生较窄的景深。有部份数码相机会有一特别的人像曝光模式,利用内置程序令前景及后景模糊。
焦距
如果你在相机的英文规格书上看过"f =",那么后面接的数码通常就是它的焦长,即焦距长度。如
"f=8-24mm,38-115mm(35mm equivalent)",就是指这台相机的焦距长度为8-24mm,同时对角线的视角换算后相当于传统35mm相机的38-115mm焦长。一般而言,35mm相机的标准镜头焦长约是28-70mm,因此如果焦长高于70mm就代表支持望远效果,若是低于28mm就表示有广角拍摄能力。
"可对焦范围"则是焦长的延伸,通常分为一般拍摄距离与近拍距离,相机的一般拍摄距离通常都标示为"从某公分到无限远",而进阶级设计的产品则往往还会提供近距离拍摄功能(macro),以弥补一般拍摄模式下无法对焦的问题。有些相机就非常强调具有支持1公分近拍的神奇能力,适合用来拍摄精细的物体。
景深
在进行拍摄时,调节相机镜头,使距离相机一定距离的景物清晰成像的过程,叫做对焦,那个景物所在的点,称为对焦点,因为"清晰"并不是一种绝对的概念,所以,对焦点前(靠近相机)、后一定距离内的景物的成像都可以是清晰的,这个前后范围的总和,就叫做景深,意思是只要在这个范围之内的景物,都能清楚地拍摄到。景深的大小,首先与镜头焦距有关,焦距长的镜头,景深小,焦距短的镜头景深大。其次,景深与光圈有关,光圈越小(数值越大,例如f16的光圈比f11的光圈小),景深就越大;光圈越大(数值越小,例如f2.8的光圈大于f5.6)景深就越小。其次,前景深小于后后景深,也就是说,精确对焦之后,对焦点前面只有很短一点距离内的景物能清晰成像,而对焦点后面很长一段距离内的景物,都是清晰的。
环形光灯
环形闪光灯是直接安装在相机镜头上,发光管呈环形的一种灯具,功率较小,多配有效果灯,光线均匀没有阴影,非常适合微距摄影,在医学和科研领域非常有用。在近距和微距摄影中,由于被摄体和距离镜头很近,普通闪光灯会产生浓重的阴影,曝光量也不容易控制,这时候常常用到环形闪光灯。
镜间焦平面快门
镜间快门由一系列薄钢叶片组成,放置在镜头的单元之间。快门释放按钮触发一根弹簧使叶片在曝光期间开启,然后闭合。这种类型的快门又叫做叶片快门。焦平面快门位于照相机里,正好在胶片的前面。由于它就在焦点平面,也就是胶片位置的前面,因此而得名。比较起来焦平面快门具有如下两个优点:首先,因为焦平面快门是装在相机机身里,而不是装在镜头里,这样可互换的镜头往往并不是太昂贵。但对于叶片快门来说,快门就是镜头的一部分,因此包含叶片快门的镜头会比较昂贵。其次,焦平面快门能够具有更快的曝光速度,为了了解其中的原因,有必要知道一点焦平面快门的工作原理,焦平面快门的运转有些像一对卷轴式的窗帘。首先,第一副帘拉起,快门打开并允许光线照射胶片。然后,当预定的曝光结束之后,第二副帘跟随第一副帘运动并阻挡住光线。这就是焦平面快门工作时幕帘越过胶片的速度具有上限的原因。
镜头的mtf
镜头的mtf是反映镜头成像质量的一个测试参数和镜头对现实世界的再现能力,mtf的英文全称是modular transfer function。镜头的mtf虽被除几个镜头生产商所采纳,但并不是国际标准。由于数码相机是光电一体化的产品,尤其是非专业机型,镜头是不可更换的,成像不仅反映了镜头的成像性能,而mtf只是反映镜头成像质量好坏的参数之一。
镜头组
数码相机的镜头由多片镜片组成,材质则分为玻璃与塑料两类。有的厂商强调,他们的相机镜头以玻璃为材料,所以透光率佳、投射图像更清晰。不过目前许多测试报告都显示,玻璃的透镜并不一定比塑料材料能带来更清晰的图像,同时玻璃镜头也可能增加相机重量,因此选购时还是应该做多面向观察,不要拘泥在镜头材质问题上。
口径
口径(lens thread),相机镜头前端的直径。
快门
是镜头前阻挡光线进来的装置,一般而言快门的时间范围越大越好。秒数低适合拍运动中的物体,某款相机就强调快门最快能到1/16000秒,可轻松抓住急速移动的目标。不过当你要拍的是夜晚的车水马龙,快门时间就要拉长,常见照片中丝绢般的水流效果也要用慢速快门才能拍出来。
至于单眼相机常见的b快门功能,虽然可由你自由决定曝光时间的长短,拍摄弹性更高,不过目前大多数的消费性数码相机都还不能支持,最多提供如2秒、8秒、16秒等较慢速度的默认值。
快门时滞时间
相机在不使用对焦锁定功能同时保证在自动对焦工作状态下,从按下快门释放按钮到开始曝光的这段时间称为快门时滞时间。
快门先决曝光模式
由我们先自行决定快门速度后,相机测光系统依当时光线的情形,自动选择适当的光圈f值(可为无段式的f值)以配合。设有曝光模式转盘的数码相机,通常都会在转盘上刻上's'字母来代表快门先决模式。快门先决模式适合于需要控制快门的摄影。利用高速快门可凝结动作,利用慢速快门可令行驶中的车辆变成光束。
快门延迟
相机按下快门,这时相机自动对焦、测光、计算曝光量、选择合适曝光组合…进行数据计算和存储处理所需要的时间称为快门延迟。
连拍速度
连拍速度(burst speed),数码相机由于拍摄要经过光电转换,a/d转换及媒体记录等过程,其中无论转换还是记录都需要花费时间,特别是记录花费时间较多。因此,所有数码相机的连拍速度都不很快。目前,数码相机中最快的连拍速度为7帧/秒,而且连拍3秒钟后必须再过几秒才能继续拍摄。当然,连拍速度对于摄影记者和体育摄影受好者是必须注意的指标,而普通摄影场合可以不必考虑
偏振镜
偏振镜又称偏光镜,分为圆偏(cpl)和线偏(pl)两种,偏振镜是相机的附属配件。光线本身是一种电磁波,经反射和漫射之后,某个方向的振动会减弱,从而成为偏振光,因而,光滑物体表面的反光和天空的漫射光就是偏振光,而这些光线会影响摄影成像的清晰度。偏振镜可以选择让某个方向振动的光线通过,于是使用偏振镜可以减弱物体表面的反光,可以突出蓝天白云和压暗天空,在静物摄影和风光摄影中,偏振镜十分有用。
曝光补偿
它也是一种曝光控制方式,一般常见在±2-3ev左右,如果环境光源偏暗,即可增加曝光值(如调整为+1ev、+2ev)以突显画面的清晰度。
色彩深度
色彩深度(depth of color),色彩深度又叫色彩位数,它是用来表示数码相机的色彩分辨能力。红、绿、蓝三个颜色通道中每种颜色为n位的数码相机,总的色彩位数为3n,可以分辨的颜色总数为23n,如一个24位的数码相机可得到总数为2(24次方),即16 777 216种颜色。数码相机的色彩位数越多,意味着可捕获的细节数量也越多。通常数码相机有24位的色彩位数已足够,广告摄影等特殊行业用的数码相机,一般也只需30位或36位的色彩深度就可以。
闪光灯
闪光灯也是加强曝光量的方式之一,尤其在昏暗的地方,打闪光灯有助于让景物更明亮。不过在拍人物时,闪光灯的光线可能会在眼睛的瞳孔发生残留的现象,进而发生「红眼」的情形,因此许多相机商都将"消除红眼"这项功能加入设计,在闪光灯开启前先打出微弱光让瞳孔适应,然后再执行真正的闪光,避免红眼发生。
闪光灯的慢同步
慢同步(slow)是相机与闪光灯配合实现的一种高级功能。闪光灯的慢同步是指在清晨、傍晚或有一定灯光照明的晚上,适当降低快门速度,同时使用闪光灯,可以在保证主体曝光正常的同时使背景适当曝光,丰富画面效果。
慢同步有两种模式:前同步和后同步。前同步指在快门完全开启后立即闪光,适用于一般情况,便于捕捉拍摄时机,例如人物的神态;后同步指在快门将要关闭的时候闪光,适用于拍摄动体,可以拉出动体的运动轨迹,形成强烈的动感效果。
数码照片的紫边
数码相机的紫边是指数码相机在拍摄取过程中由于被摄物体反差较大,在高光与低光部位交界处出现的色斑的现象即为数码相机的紫色(或其它颜色)。紫边出现的原因与相机镜头的色散、ccd成像面积过小(成像单元密度大)、相机内部的信号处理算法等有关。
杂色或噪点
杂色或噪点(noise),图像中不该出现的外来像素,通常由电子干扰产生。看起来就像图像被弄脏了,布满一些细小的糙点。
伪色彩
"伪色彩"指照片暗部出现的彩色条纹及噪点,这是由于暗部图像信号弱,信噪比降低,光电干扰信号显露出来造成的,由于是实际图像不应该有的干扰信号,故称"伪色彩"。
相当于35mm相机
目前的数码相机的成像器件面积都小于普通的135胶卷的面积,所以其镜头焦距很短,说到其镜头焦距时常不说其实际的物理焦距,而说与其视角相当的35mm(国内的135)相机的镜头焦距,也就是说,其"镜头的视角相当于x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