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维修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717|回复: 1

[转载]中国移民的喜与忧——意大利普拉托华人社会调查

[复制链接]

论坛贵宾

Rank: 10Rank: 10Rank: 10

回帖
581
主题
89
积分
971
在线时间
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11-27
最后登录
2016-6-5

优秀版主勋章资料贡献勋章论坛功臣勋章论坛贡献勋章版主勋章杰出贡献勋章

发表于 2006-2-23 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www.oushinet.com    欧洲时报

普拉托是意大利华人最集中的城市。华人靠普拉托生存、发展;普拉托欲借助当地华人的活力重整旗鼓,强化往日“不可动摇”的欧洲服装中心的地位。

  当地华人的发展历史虽然不长,但成绩斐然,既有创业时的艰辛与坎坷,也有获得成功的喜悦,更有融入责任在身。

  意大利人的心态较为复杂,他们为华人带来的经济活力感到高兴,也因华人经济势力过于“膨胀”有些担心……

  普拉托华人与当地居民通过沟通与对话达成这样的共识:加强合作,实现共赢。

  本报特派记者前往意大利实地采访,将他们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奉献给尊敬的读者。

              普拉托:欧洲纺织中心

  欧陆南端的半岛国家意大利,三面环海,版图狭长,状如“高腰皮靴”。

  普拉托(PRATO)就处在“高靴”的“靴腰”上。它南视首都罗马,北接工业重镇米兰,西通历史名城比萨,东临文艺复兴发源地佛罗伦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普拉托行政隶属于托斯卡纳大区中心城市佛罗伦萨,两地相距仅30公里。

  普拉托建省于1992年,下辖包括普拉托市在内的7座小城市,面积不到400平方公里,人口25万。普拉托市人口最多,有18万人,其中华人有3万人,占该市总人口的六分之一。华人人口中绝大多数是浙江温州籍华人。从地理面积和人口密度的角度来说,普拉托是意大利华人最集中的城市。

  历史上,普拉托的名字与纺织业紧密相连,这里是欧洲著名的纺织品、女式成衣的加工和批发中心。置身于普拉托市郊外的伊奥罗(IOLO)工业区,宽大的厂房鳞次栉比,而且具有相当大的规模,让人感受到此地昔日的辉煌。

  进入上世纪80年代,由于欧洲经济整体下滑,以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等原因,作为普拉托支柱产业的纺织业随之陷入困境,其欧洲纺织中心的地位开始受到影响。    

              大赦令:身份终得合法

  1980年代以来,法国、比利时、意大利、西班牙等国政府先后实施了“大赦”法令,给数以万计的各国非法移民身份合法化,为滞留在欧盟成员国内部的众多“无证者”打开了“希望之门”。

  意大利最近的两次大赦分别是1998年和2002年。为赶上大赦这班车,来自意大利周边国家的无合法居留证件者,还有从海上来的偷渡客纷纷涌入意大利,其中包括相当数量的华人。

  中国驻佛罗伦萨总领事李润甫先生向记者回忆了2002年意大利大赦时期的情景:那段时间,每天来总领馆办各种证件的中国侨民不计其数,“总领馆内外都是人,而且把临近街道挤得水泄不通”。

  在普拉托市,临时成立的办事点周围,又出现了同样的情况,“很多人为了能拿到号彻夜不眠,等候在小广场上”。

  意大利人搞不懂了:怎么一下子出现这么多中国人,“而且他们竟能够在2个多小时里就聚集起4000人至5000人”,“要知道,我们这里要组织一次这样的聚会,起码需要半年”。

  “我们能来到这里,也算历尽千辛万苦了,大家当时只有一个念头,咬紧牙关,一定要获得合法身份,然后就地找工作挣钱”,一位大赦法令受益者这样向记者回忆说。

  手持合法居留证的千万中国移民踏上了创业征程,“工作,挣钱,还张;工作,挣钱,接家人过来团聚;挣钱,挣钱,最后自己当老板”,他们不停地工作,很多人“违反着上帝的旨意,白天工作,夜里也工作”。在普拉托,沿着这个轨迹过来的成功者有许许多多。

              三把刀:温州人创奇迹

  虽然普拉托当时经济不景气,但凭借“三把刀”闯天下而闻名于世的温州人很快发现,意大利这块地方存在着巨大的就业市场,他们可以在服装、餐饮等行业找到工作。

  所谓“三把刀”,就是剪刀、皮刀和菜刀,意指温州人创业时的三大杀手锏:服装、皮具和餐馆三大行业。普拉托华人历史不过20年,温州人一直是此间华裔族群的生力军,其次是福建人。近几年,普拉托也出现了来自中国东北等地区的移民。

  普拉托省省长洛里先生对记者谈到华人成功经验时这样描绘说,他们很多人都是从打工开始,给意大利人打工,然后自己开工厂,雇工人。

  从事服装生意的郑贤杰先生,1989年从巴黎来到普拉托,开了一家车衣厂,至今已有15年的发展史。他介绍说,普拉托华人服装业的真正发展是这几年的事,“4、5年前,伊奥罗服装工业区只有20多家华人服装批发店面,如今已经有近300家”,郑先生说。

  郑贤杰的仓储式服装批发店面有450平方米,里面成衣货架整齐排列,上面挂满了应季的女式套装。这个店面是老郑4年前用10万欧元“顶下”的,“现在的‘顶费’起码要30万欧元”。

  华人服装商生意红火,当地的店面顶费也逐年看涨。不少多年赚不到钱的意大利老板,干脆将自己的店面出让给华商,不仅可以得到一大笔顶费,还可以每月收租金,一举两得。

  事业的发展让老郑可以扩大生产规模,他不久前又在附近顶下另一个更大的店面,“有1500平方米,准备作裁剪和店面用”。老郑驾车带记者去参观:宽大的厂房里,配备了两台现代化的纺织设备,其中一台是

中级会员

Rank: 2

回帖
82
主题
6
积分
121
在线时间
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1-9
最后登录
2017-7-23
发表于 2006-2-26 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咱中国人之所以在外成功创业,都是因为中国人有着能吃苦耐劳加聪明机智的成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门户地图|网站地图|家电维修|手机版|家电维修技术论坛 ( 蜀ICP备14030498号-16 川公网安备51102502000162号 )

GMT+8, 2025-5-5 15:4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