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工信部出台了关于携号转网试点的新规定,自 12 月 1 日起,天津、湖北、云南、江西、海南五个试点省市正式启用了新的携号转网受理程序,大幅缩短了携号转网的流程。以往需要在营业厅才能查询是否符合资格,现在只需要发送短信即可查询。 这次新规的实施除了方便用户查询与申请携号转网,也让携号转网这一概念重回公众视野。2010 年,原信息产业部就在天津、海南启动了携号转网的试点工作,并在两年后将江西、湖北、云南纳入试点范围。
这次重提携号转网,一方面是因为用户存在着这样的需求,另一方面是因为早在 2006 年,原信息产业部就已经确立了「携号转套餐」与「携号转品牌」的政策。同时,携号转网也可以打破市场垄断,用户可以选择自己需要的运营商,促进运营商之间的竞争。
各大运营商为什么要阻止用户转网
但这样的优惠政策在落实的时候似乎出了点偏差。运营商为了保证自己面对手机厂商的议价能力,通常都会想尽一切办法保证用户数量。在没有携号转网的时候,用户转网的代价较大,用户为了保有原来的手机号码,通常都不会轻易销户。

而假如开放了携号转网,用户可以在保留原有号码的基础上直接选择自己需要的运营商,这对靠着老用户吃饭的运营商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冲击,因此,运营商一般都会想尽一切办法阻止用户携号转网。
用户转网时遇到哪些障碍
所以在这次试点新规定出台后,不少想换携号转网的用户在办理时都遇到了困难。不过在细说之前,有一个前提需要明确。那就是发送短信只可以查询携号转网的资格,实际携号转网业务的办理必须前往营业厅。也就是说,「动动手指就能换运营商」目前来说还是不现实的。
但话又说回来,需要满足哪些条件才可以办理携号转网呢?
首先,号码的归属地需要是开启了试点的 5 个省市,归属地在其他省市的用户还要再等等。
其次,该号码上不能有其他的捆绑业务,比如宽带。也就是说必须等宽带套餐结束,终止了合约之后,该手机号才有资格办理携号转网。
还有就是手机上不能有未结束的套餐。首先,不少用户在办理手机业务时,会选择「充 XXX 返(送) XXX」的优惠活动。这里返还的可能是话费,也可能是流量,但无论返还(送)的是什么,大多数都是在一定年限(比如 12 个月)内按月返还。从运营商的角度来说,这样的返还业务也同样属于未结束的套餐,因此不能进行携号转网。

但猫腻远不止这些,除了这种充值后按月返还的套餐以外,运营商还将不少「赠送」的操作也当成了 0 元套餐来处理。比如在 17 年年底到 18 年年中这段时间,各大运营商都有着各自的「流量免费送」活动。只需要发送短信申请,无需付费也可以在免费领到每月数十 GB 的流量,而且这种免费送的流量一送就是 12 个月或 24 个月。
从用户的角度,这些流量看起来就像是每个月定期赠送的,不属于套餐范畴。但从运营商的角度来看,这样的「赠送」,其实都是以「办理了持续 12 个月,每月收费 0 元」的套餐角度实现。因此这个号码也属于「存在未终止套餐」的号码,无法转网。
而在携号转网新规实施后,不少用户发现,本应在 12 月就结束的流量赠送,又被运营商的「免费加送」给续上了。这也就是我将其称之为猫腻的主要原因。一方面,运营商将这些「赠送」的流量当作甜头吸引用户,另一方面,运营商也将这些「免费的套餐」当作枷锁,阻止用户携号转网。


携号转网造成的一些不便 即使用户成功携号转网,也不代表着转网后的日常使用就不会遇到麻烦。大家都知道不同的运营商之间拥有不同的号段。但携号转网后,手机号码与实际运营商之间不再对应,这也带来了一定的麻烦。比如各大网站的手机验证码的分发。由于技术限制,大多数常见的短信分发都需要通过对应的运营商提供的分发平台。而假如你进行携号转网操作,就有较大可能无法正常接受验证码短信。
话费充值也是同样的道理,在使用线上充值时,服务提供商会根据用户输入的手机号判定用户的运营商,从而选择对应的充值渠道。在这类线上服务更新之前,也无法处理携号转网后的线上充值业务。这种问题早在 2014 年就已经出现,现在也时有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