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盘在使用过程中常出现不识别问题,而导致硬盘不识别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 意外断电、正常老化、剧烈震动、跌落、外力破坏等都可能造成磁盘内部精密构件和碟片的损伤,从而导致硬盘难以识别,不正确的恢复操作还会导致硬盘数据的丢失。 本文将主要介绍「意外断电后硬盘不识别情况的排查思路和解决方案」,希望给大家提供一个参考思路。 意外断电 正常硬盘在读取数据的过程中,一直在与系统进行数据交互,这个交互的过程一旦突然被打断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意外断电。 意外断电会导致硬盘出现这三种情况: 第一种:磁头无法回到停泊区,卡在盘片上。 这种情况必须要开盘将磁头拨回着陆架,但是因为有些硬盘小巧而精密,磁头与盘片紧紧相贴,很多时候不小心的话就会将磁头拨坏,甚至可能划伤盘片(高风险操作,请慎重。) 注意:若感觉到阻力较大时切勿强行推动,一切以避免划伤硬盘为主! 第二种:磁头正常返回着陆区,但是在通电以后硬盘敲盘停转。 敲盘停转是典型的磁头损坏标志,假如确认磁头损坏以后切勿再通电,否则很容易划伤盘片,应及时更换磁头。 注意:有些硬盘盘片材质特殊,仅有指甲盖般的厚度,比普通硬盘盘片更易损坏,所以在更换的过程中要小心谨慎。 第三种:磁头正常,但是固件损坏。 这种故障情况较多,常见的就是长忙无法就绪、容量识别异常、前好后坏等。 注意:应根据具体固件的损坏情况选择使用相应的指令进行维修。 硬盘故障处理全过程 明确故障产生的原因 不同的原因可能产生不同的故障,明确故障原因可以帮助我们迅速判断硬盘的故障在哪里。实际上不论硬盘故障原因为何,故障一般都在这六个点内:盘片、磁头、ROM、电路板、电机、固件。其中盘片和ROM的损坏基本是不可逆的,假如这两个地方出了问题如盘片划伤或ROM烧坏,那么数据基本上就无法恢复了。 通电检测,听声音,判断故障 很多时候,无法对硬盘的故障描述的不甚清晰,这种时候我们只能进行一次通电操作才能更好的判断故障所在。(但实际上,假如磁头已经损坏,这次通电存在划伤盘片的可能性,所以客户对硬盘病症的准确描述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硬盘处理的风险。) 假如通电瞬间硬盘有启动的声音但是并未成功起转,伴有嘟嘟的报警声,这种大多数原因是磁头卡在了盘片上(多通电一次就多一点风险); 假如通电以后硬盘出现敲盘声,并在5-7次后敲盘停转那么就是磁头坏了,应换头。 假如通电以后听到明显的刮擦的声音且声音较大,应立即断电,这种情况多数是盘片划伤,如盘片上表面无异常,盘片少可以选择端盘片,盘片较多时建议先换一个磁头尝试,假如磁头换上即坏那么基本可以证明盘片存在划伤。(因端盘片风险极高)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