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维修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家电维修网 网站首页 电工学习 查看内容

高亮LED电路图大全

2019-1-29 12:59| 发布者: 南召修电视| 查看: 687| 评论: 0

摘要:  LED节能灯的驱动电源电路图  LED电源电路大多是由开关电源电路+反馈电路这样的形式构成,反馈电路从负载处取样后对开关电路进行脉冲的占空比调整或频率调整,以达到控制开关电路输出的目的。  LED手电筒驱动电 ...

 LED节能灯的驱动电源电路图

  LED电源电路大多是由开关电源电路+反馈电路这样的形式构成,反馈电路从负载处取样后对开关电路进行脉冲的占空比调整或频率调整,以达到控制开关电路输出的目的。

  LED手电筒驱动电路原理图

  市场上出现一种廉价的LED手电筒,这种手电前端为5~8个高亮度发光管,使用1~2节电池。由于使用超高亮度发光管的原因,发光效率很高,工作电流比较小,实测使用一节五号电池5头电筒, 电流只有100mA左右。非常省电。假如使用大容量充电电池,可以连续使用十几个小时,笔者就买了一个。从前端拆开后,根据实物绘制了电路图,如图所示。

  LED手电筒驱动电路

  工作原理:

  接通电源后,VT1因R1接负极,而c1两端电压不能突变。VT1(b)极电位低于e极,VT1导通,VT2(b)极有电流流入,VT2也导通,电流从电源正极经L、VT2(c)极到e极,流回电源负极,电源对L充电,L储存能量,L上的自感电动势为左正右负。经c1的反馈作用,VT1基极电位比发射极电位更低,VT1进入深度饱和状态,同时VT2也进入深度饱和状态,即Ib>Ic/β(β为放大倍数)。紧接着电源对c1的充电,C1两端电压逐渐升高,即VTI(b)极电位逐渐上升,Ib1逐渐减小, 当Ib1<=Ic1/β时,VT1退出饱和区,VT2也退出饱和区,对L的充电电流减小。此时.L上的自感电动势变为左负右正,经c1反馈作用。VT1基极电位进一步上升,VT1迅速截止,VT2也截止,L上储存的能量释放,发光管上的电源电压加到L上产生了自感电动势,达到升压的目的。此电压足以使LED发光。

  LED节能灯电路原理电路图

  LED节能灯电路原理电路图

  8W LED 驱动应用电路示电图(输入电压为85 至264V)

  下图显示的是NCP1015 在隔离型1 W-8 W 范围AC-DC LED 照明应用的电路示意图。值得一提的是,NCP1015 同样可用于非隔离型(电路中不含高频变压器)1 W-8 W 范围的AC-DC LED 照明应用,电路中可以采用抽头(tapped)电感来提高MOSFET 工作的占空比,并改善系统能效及电路性能。

  8W LED 驱动应用电路示电图(输入电压为85 至264V)

  常见双管节能灯电路原理图

  双管节能灯电路原理图

  采用可控硅的电容降压LED驱动电路图

  图所示为采用可控硅的电容降压驱动电路。在该电路中,可控硅SCR和R3组成保护电路,当流过LED的电流大于设定值时,SCR导通一定的角度,从而对电路中的电流进行分流,使LED工作于恒流状态,从而避兔LED因瞬间高压而损坏。

  图 采用可控硅的电容降压LED驱动电路

  采用压敏电阻的电容降压LED驱动电路图

  图所示为一个实用的采用电容降压的LED驱动电路9,该电路与目前大部分应用电路的不同之处在于连接有压敏电阻(也可以是瞬变电压抑制 二极管),压敏电阻(或瞬变电压抑制二极管)能在电压突变的瞬阔(如雷电、大用电设各启动等)有效地将突变电流泄放,从而保护LED和其 他晶体管。瞬变电压抑制器的响应时间一般为纳秒级。

  图 电容降压的 LED电路

  在图中,电容C1的作用是降压和限流;VD1~VD4的作用是整流,用于将交流电整VD1~VD4可选择1N4007系列的整流二极管。C2、C3的作用为滤 波,用于将整流后的脉动直流电压滤波成平稳的直流电压。C2、C3的耐压应根据负载电压而定,一般为负载电压1.2倍,其电容容量视负载电流的大小而定。压敏电阻Rv(或瞬变电压抑制二极管)的作用是将输入电源中瞬间的脉冲高压对地泄放掉,从而保护LED不被瞬间高压击穿。

  LED串联的数量视其正向导通电压(VF)而定,在220V交流电路中最多可以达到80个左右。电容的耐压一般要求大于输入电源电压的峰值,在220V/50Hz的交流电路中,可以选择耐压为400V以上的涤纶电容或纸介质电容。

  电话线供电LED灯电路图


12下一页

最新评论

  • 三相电源断零线,为什么会接二连三烧坏电器
  • 风力发电机转那么慢,一圈能发多少电?
  • 零线不带电,为什么还要拉一条?直接用地做
  • 电磁阀基础知识详解:原理、维护、选型
  • 新能源汽车DC/DC变换器及实物拆机图

QQ|门户地图|网站地图|家电维修|手机版|家电维修技术论坛 ( 蜀ICP备14030498号-16 川公网安备51102502000162号 )

GMT+8, 2025-5-1 23:1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