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期本版) LD7537S集成电路使用了8引脚DIP封装和6引脚SOT-26封装两种封装形式,见图1.7: 图1.7 LD7537S封装图 芯片上标注的YY、Y为生产年份,如D表示2004年、E表示2005年等等;WW、W为星期代码;PP为生产日期代码;P37S表示芯片型号LD7537S。8引脚DIP封装形式的LD7537S集成电路的后缀为GN,6引脚SOT-26封装LD7537S集成电路的后缀为GL。FSPS35D-1MF190电源组件选择使用了SOT-26封装的LD7537S GL,其体积和常用的贴片三极管MMBT3904/MMBT3906大小基本等同。LD7537SGL引脚功能见表1.1: 表1.1
LD7537S集成电路的特点: ◆ 宽电源电压(10V~24V)。 ◆ 超低启动电流(< 20μA)。 ◆ 电流控制模式。 ◆ 绿色模式控制。 ◆ UVLO(欠压锁定)。 ◆ LEB(CS引脚前沿消隐)。 ◆ OVP(过电压保护)。 ◆ OLP(过负载保护)。 ◆ OTP过热保护(工作结温-40℃~125℃,结温140℃过热保护(OTP),过热保护滞后30℃)。 ◆ 驱动能力强(300毫安)。 ◆ 软启动功能(软启动时间为2mS)。 LD7537S集成电路内部功能框图如图1.8所示: 图1.8 LD7537S内部功能框图 如图1.5所示(图见上期),整流滤波之后的300V直流电经开关变压器T1的5脚为初级储能绕组(4-5脚绕组)提供能量,绕组下端接MOS开关管Q2漏极。当芯片LD7537S输出PWM驱动脉冲,控制开关管导通时,4-5脚绕组储能;当开关管截止时,4-5脚绕组释放能量,并反复循环,这样就会在T4初级形成交变电流,进而形成交变磁通。次级的1-2脚绕组、9(10)-12脚绕组、12-7脚绕组就会感应产生交变的感生电动势,并经二极管整流、电容滤波形成平滑的直流电。 1)启动电路、Vcc欠压保护 市电交流半波电压经电阻R3(620KΩ)、R4(620KΩ)、二极管D5为集成电路U1(LD7537S)的5脚提供启动供电。 LD7537S集成电路Vcc引脚内部集成了一个施密特触发器,该施密特触发器的两个触发阀值分别为16.0V和8.5V。通电后,Vcc引脚电压依靠R3、R4、D5对电容EC2(2.2μF)、C2(0.1μF)充电而形成。在市电欠压检测脚(BNO)正常的的情况下,Vcc引脚上的电压紧接着充电时间的加长而上升,当Vcc电压上升到16.0V时,施密特触发器输出电平翻转,控制LD7537S进入正常工作状态,然后从6脚输出PWM脉冲。在此期间,LD7537S仅向Vcc引脚吸取小于20μA的电流,为确保正常启动,R3、R4的阻值之和应控制在540KΩ~1.8MΩ范围之内。当二次供电形成之后,Vcc引脚依靠二次供电提供能源。 LD7537S进入正常工作状态之后,若电路出现故障或保护性停止振荡等因素导致Vcc电压下降,Vcc电压低于8.5V后才会触发施密特触发器进行状态翻转,进入Vcc欠压保护,关闭PWM输出脉冲。Vcc欠压保护具有锁存特性:当Vcc低于8.5V执行欠压保护之后,即使Vcc电压恢复到稍高于8.5V,IC仍维持保护状态。当Vcc电压继续上升并上升到稍高于16.0V时,施密特触发器才会发生状态翻转而进入到正常工作状态,施密特触发器状态翻转后,Vcc欠压保护自动失效。 2)二次供电电路、Vcc过压保护 1-2绕组上的感应电动势经D2、EC3、D1、EC2、C2整流滤波,经电阻R2限流、稳压二极管ZD1,作简易并联稳压形成U1工作所需的约13V的二次供电。C3用于抑制D2两端电压突变,达到保护D2的作用。实际电路中,ZD1并未装入。 Vcc电压升高时,6脚输出的PWM脉冲电平幅度将跟随升高,过高的驱动电平值可能超过MOS管栅极(G)所能承受的极限值,导致MOS管永久性损坏,因此必须防止Vcc过压。LD7537S集成电路具有过压保护(OVP)功能,这一功能是通过监测Vcc引脚电压来实现的。Vcc引脚在IC内部与26V的参考电压进行比较,当Vcc电压高于26V并持续64μS以上时间时,比较器翻转,触发保护电路进行保护,停止输出PWM驱动脉冲,可以防止MOS管栅极驱动电平幅度过高而损坏MOS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