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客户投诉感温不准确. 1.问题描述 某地区投诉26变频机制冷温控不准确。设定27℃,房间一直维持在24~25℃之间.用户认为变频空调温控在±0.5℃范围内,与宣传不符而投诉。 2.现场核实 用户房间面积约10㎡,内机安装较靠近房顶,房间密闭性较好。空调出风口正对床铺。 3.分析思路 ①控制器功能“压缩机一旦启动,6分钟内不受环温影响而停机”,因此前6分钟压缩机从低频到高频执行特定的频率轨迹运行,如房间面积小、负荷小,房间温度降得很快(大马拉小车)。 ②设定27℃,显示28 ℃,测试仪29 ℃,不满足T环-T设≤1℃的降频条件,所以空调一直在较高频率运行(感温有±1℃偏差)。 ③冷空气密度大下沉,热空气密度小上升。空调安装离房顶10CM左右,检测到的基本是房间最高温度,而床正对出风口,所以感受的温度会比空调检测的温度低4-5 ℃,属正常现象。 4.处理方案 ①把室内风速设定在低风档或静音档,限制高频运行。 ②空调实际检测温度为29℃,与降频条件T环-T设≤1℃差1℃,可把设定温度上调为28℃,此时满足降频条件降至33HZ运行。 ③导风板调整到最小位置,减少空调检测温度与人体活动区域温度的差异: 5.案例小结 ①本案需掌握一些物理特性。在吹风循环不良下,安装越靠近房顶,空调检测的温度越高,所以小面积的房间尽量离房顶大于30厘米以上,以减少人体感温和空调感温的差异。 ②变频机需满足T内环≤T设+1℃才降频,排查中需要核实是否满足降频条件。 ③压缩机启动6分钟内不随T内环变化而停机,因此需测量压缩机运行6分钟时的T内环,此时比设定温度低,说明房间面积过小房降温过快空调无法及时降频,人体感觉偏冷,可借鉴上一节的处理方案。 ④感温包有±1℃偏差,实际T内环以测试仪检测为准。 案例二:72柜机制热不化霜。 1.问题描述 72清凉天使柜机,之前制冷使用正常,冬季冷凝器结霜后进入化霜,显示H1,但1分钟左右压缩机停,H1显示消失,3分钟后,又正常制热,然后制热效果变差,外机结冰也来越厚。 维修技巧: 对任何一个故障,都需要认真观察故障现象,包括室内、外状态,导风板状态、停留位置,以现象确定进入哪种保护。 2.售后处理 分别更换显示板、更换主板、化霜传感器、内外感温包、电源线,外环传10K电阻,外管串5K电阻,故障依然存在。 存在问题: 网点缺少理论分析依据更换部件,导致问题既得不到解决,又增加维修成本,客户抱怨大,这种盲目性需要避免。 3.原因分析 ①故障现象: 进入化霜显示H1,1分钟左右压缩机停,H1显示消失,3分钟后,恢复正常制热。 ②化霜退出条件: A、管温达到退出化霜温度点。 B、满足化霜时间要求。 C、化霜期间出现保护:高压保护、低压保护或过流保护。 ③柜机化霜逻辑: 发热管先停止工作,30秒后整机停,室内机按吹余热运行。50秒后四通阀换向,55秒压缩机启动,当室外机管温满足退出条件时,压缩机停,50秒后四通阀工作,55秒退出化霜,整机进入正常制热运行(化霜时间:3--10分钟不等)。 化霜过程各部件动作情况理解有点费劲,大家可看着前面的化霜时序图慢慢熟悉。 维修技巧:进入化霜后,逻辑要求最少3分钟,但机器进入化霜1分钟就停并推出化霜,确定与化霜逻辑无关(排除A、B点)。 ④在化霜中,控制器屏蔽高低压开关检测功能,因此排除C点可能。 ⑤过流保护: 当整机电流达到保护值时,停压缩机、外风机延迟30秒停,内风机按防冷风运行,3分钟后恢复运行。从现象看,该机器保护后又可恢复运行,与过流保护现象较为吻合。 4.现场核实 ①用钳形表钳经过互感器的零线电流,观察进入化霜后压缩机启动瞬间电流峰值,发现启动瞬间电流达65A后室外机停,然后退出化霜模式,显然,整机进入化霜后压缩机启动电流过大而出现过流保护。 ②当时室外6℃,室内20℃~23℃,再次制热发现电流从11A慢慢往上升,直至17A,电流偏高,且高压2.25Mpa,连接管滚烫(比额定制热电流约为11A,压力约1.7~1.9Mpa大很多,判定冷媒过多) ③放冷媒重新抽真空,运行电流14A,仍偏高,化霜压缩机启动期间再次过流保护。 5.结论和处理方案 ①定频柜机进入化霜后,压缩机停止运行55秒再次启动,此时高低压力难以达到平衡,易出现过流保护。 ②检测中发现高压压力、电流偏高,管路滚烫,说明之前维修冷媒加入过多,过多冷媒将稀释压缩机润滑油,长时间运行下易磨损压缩机,增大启动力矩,最终导致过流保护。 ③更换压缩机,定量灌注冷媒,问题解决。 6.案例小结 ①定频柜机化霜逻辑中,压缩机停止运行后1分钟内再次启动,由于间隔时间短,启动电流比三分钟后启动大,如负荷较重(冷媒过多),此时很容易出现过流保护。 ②定频机维修中追加冷媒,需结合环境温度以及运行电流、压力值综合判断(对照表可参考技术服务手册)。 ③化霜时间通常为3-10分钟,个别机器最长12分钟,化霜时间短于3分钟的,机器进入保护的可能性很大。 ④柜机化霜中屏蔽高、低压保护,各技师需掌握该逻辑特点。 案例三:50定频柜机制冷正常,但制热效果差。 1.问题描述 某网点反馈,一台格力KFR-50LW/E夏天制冷正常,但冬天制热效果差。 2.现场核实 开机制热时,压缩机、室内风机运行,但出风温度不高。检查室外机发现外风机约30秒便停止运行,检测外风机输出电压为零,而压缩机及室内风机仍均工作,此时室外机冷凝器很快结霜,室内吹风不热。 3.原因分析 ①刚开机压缩机外风机工作正常,但几十秒后外风机不工作,与防高温保护现象相似,难道是防高温保护?但出风温度不高,所以管温肯定不高,室内管温阻值飘移变小而误判?----决定从排查室内管温入手。 ②拔出室内管温,在10度环境下阻值约1千欧姆(正确为39.87千欧姆), 1千欧姆对照表为110℃,阻值严重飘移。 4.现场处理 更换新管温包,制热外风机一直工作,室内出风温度慢慢升高,温差达28℃,正常,客户很满意。 维修技巧: ★压缩机启动后,室内机进入防冷风保护,保护期间不检测管温防高温,当退出防冷风时,控制器开机监控管温并发现异常,进入防高温保护。对于压缩机刚启动外风机工作,内机退出防冷风就不工作现象的,内机管温阻值飘移导致的故障概率很大。 5.案例小结 ①对于制热效果差问题,假如每次压缩机启动外风机运行,退出防冷风外风机就不工作的,进入防高温保护的可能性占90%。可以转制冷运行核实,如制冷外风机一直工作,说明主板和外风机都没问题,基本判断管温阻值飘移引起。 ②对于感温包是否正常,可通过感温包阻值与温度关系对照表核对正确性。 故障排查思路及技巧 1.准确判断故障,需对空调常见保护功能及特点全面了解和识别,从细致观察故障现象、室内、外机状态变化推断故障类别,再通过数据检测确定故障点(或部件),可提高工作效率。 2.故障排查思路(供参考):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