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维修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家电维修网 网站首页 电脑维修 查看内容

焊接过程中的预热、后热及焊后怎样热处理

2018-12-2 13:04| 发布者: 南召修电视| 查看: 481| 评论: 0

摘要: 预 热1预热的目的降低焊后的冷却速度。减少淬硬倾向,防止裂纹产生。减少热影响区的温度差别,有利于减少焊接应力。2预热应用的范围对淬硬倾向较大的钢材进行焊接时,需焊前预热;对于铬镍奥氏体不锈钢进行焊接时不 ...

预 热

1预热的目的


降低焊后的冷却速度。


减少淬硬倾向,防止裂纹产生。


减少热影响区的温度差别,有利于减少焊接应力。



2预热应用的范围


对淬硬倾向较大的钢材进行焊接时,需焊前预热;对于铬镍奥氏体不锈钢进行焊接时不能进行预热。


预热的选择应根据钢材的成分、厚度、结构刚性、接头形式、焊接材料、焊接方法以及环境因素等综合考虑,并通过可焊性实验来确定。

加热范围:一般在坡口两侧各75~100㎜范围内应保持一个均热区域。测温点应取在热区域的边缘。对于对接接头每侧加热宽度不得小于板厚的5倍。 

后 热

(焊后将焊件保温缓冷,可以减缓焊缝和热影响区的冷却速度,起到与预热相同的作用)。


1、消H处理:焊后立即将焊件加热到250~350。C范围,保温2~6小时,后空冷 。


2、目的:加速焊缝金属中H的逸出,大大降低焊缝和热影响区中的含H 量,防止冷裂纹的产生。


3、应用范围:焊件若不能立即热处理而焊件又必须及时除H时,则需即使作消H处理。


焊后热处理


含义:将焊件整体或局部加热保温,然后炉冷或空冷的一种处理方法

作用:

降低焊接残余应力。

软化淬硬部位。

改善焊缝和热影响的组织和性能。

提高接头的塑性和韧性。

稳定结构的尺寸。

常用焊后热处理的方法


整体加热处理:将焊件置于加热炉中整体加热处理, 可以得到满意的处理效果。焊件进行进炉和出炉时的 温度应在300。C以下, 300。C以下的加热和冷却速度 与板厚有关。应符合以下要求:



对于厚壁容器,加热和冷却速度为50~150℃ /h,整体处理时炉内最大温差不得超过50 ℃ 。假如焊件太长需分成二次处理时,重叠加热部分应在1.5m以上。


局部热处理:对于尺寸较长不便整体处理,但形状比较 规则的简单筒形容器、管件,可以进行局部处理。局部处 理,应保证焊缝两侧有足够的加热宽度。对于筒体的加热 宽度与筒体半径、壁厚有关,按下式计算。



例如,对于直径为1200mm,壁厚为24mm的筒体环焊缝局部热处理时,以焊缝为中心的600mm范围内,都要加热到规定的处理温度。 

一般在下列情况要考虑焊后热处理:


母材金属强度等级较高,产生延迟裂纹倾向较大的普通低合金钢。


处在低温下工作的压力容器及其它焊接结构,特别是在脆性转变温度以下使用的压力容器。


母材金属强度等级较高,产生延迟裂纹倾向较大的普通低合金钢。


处在低温下工作的压力容器及其它焊接结构,特别是在脆性转变温度以下使用的压力容器。


承受交变载荷工作,要求疲劳强度的构件。


大型受压容器。


有应力腐蚀和焊后要求几何尺寸较稳定的焊接结构。


最新评论

电脑维修热门推荐文章

QQ|门户地图|网站地图|家电维修|手机版|家电维修技术论坛 ( 蜀ICP备14030498号-16 川公网安备51102502000162号 )

GMT+8, 2025-5-19 21:0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