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VMe SSD是固态硬盘技术的一次革命,使用高带宽PCIe通道取代传统SATA、专用于闪存的NVMe协议取代机械硬盘时代的AHCI,硬盘读写性能获得飞速提升。而紧接着HMB主机内存缓冲技术的成熟,原本就只剩价格优势的SATA固态硬盘即将被NVMe一波带走。
存储极客选取了三种常见入门级NVMe固态硬盘进行对比测试,分别是东芝RC100 240G、某贴牌NV1160主控240G、金士顿A1000 240G。三者都使用PCIe 3.0 x2接口,RC100与NV1160采用了HMB主机内存加速技术,A1000则是传统外置DRAM缓存方案。
什么是HMB?
HMB(Host Memory Buffer)主机内存缓冲是在NVMe驱动程序的支持下,允许NVMe固态硬盘远程调用电脑主内存中的一小段保留空间,起到DRAM外置缓存的作用。HMB可以节省固态硬盘成本,同时又不影响性能发挥,但对固件设计提出了一定的技术要求。 对于普通用户而言,大家不必过多了解它的具体实现原理,只需知道HMB特效需要Win 10系统才能发挥作用就可以了。
硬件规格对比
三个型号当中,RC100作为东芝原厂产品,使用了主控闪存融合封装,整块SSD只需一颗芯片;NV1160主控方案由一主控和4颗闪存组成240G容量;PS5008-E8主控方案由于包括外置缓存,PCB是三块固态硬盘当中看起来最拥挤的。
这次对比的三颗NVMe固态硬盘还有一个共同特点:它们都使用了带有2个缺口的M.2接口(B Key+MKey),使用PCIe 3.0 x2通道,属于入门级NVMe固态硬盘当中的高性价比类别。相比常规x4通道的NVMe固态硬盘,x2通道在顺序读写速度上会略低一些,但不会伤及对日常使用影响最大的随机读写性能。
性能对比测试
从CrystalDiskMark理论带宽测速来看,三块PCIE 3.0 x2接口的固态硬盘都能发挥出接口应有的顺序读写带宽,4K Q1单线程随机读写性能东芝RC100更强,4K Q8T8多线程读写性能则是拥有外置DRAM缓存的PHISON E8最高。
理论读写速度都有一定迷惑性,因为实际使用跟理论跑分不太一样。接下来是PCMark 7存储评分。
在以Windows 7时代软件应用为模拟对象的PCMark 7测试当中,东芝RC100遥遥领先第二名PS5008方案,Marvell NV1160方案则继续垫底。
PCMark 8测试的内容更新到了Windows10时代,更加贴近当前电脑软件对硬盘的负载水平,其中包括了游戏加载、设计以及办公类应用,覆盖全面。
PCMark 8的成绩有总分和带宽两个部分,和PCMark 7相比没有太多意外,性能表现上依然是RC100>PS5008>NV1160。
这次对比的三块固态硬盘都使用了64层堆叠闪存,可谓是力均势敌。不过从细节来说,只有东芝RC100的闪存是东芝原片(BiCS 3D闪存),性能发挥上也最为出色。金士顿A1000使用的PS5008搭配了第三方封装的东芝闪存,性能接近RC100。贴牌NV1160固态硬盘搭配的则是Spectek封装的美光降级片(不符合美光原厂自用标准,经过重新回收分级)中的AF级别,也就是适合优盘/存储卡的等级,虽然价格便宜,性能表现不是很好,同是闪存寿命也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如何取舍就看大家自己的选择了。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