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夏普LCD-40E66A电视机开机后图像、声音正常,数秒或数分钟,有时到半小时后自动关机,绿色的LED电源指示灯长亮。一会儿又自动开机,开机后的图像、声音正常,如此反复,使其不能正常收看电视节目。 从自动开机后图像、声音还是正常的现象来看,初步认定为某个元件的热稳定性差,或者印刷板上的元件有脱焊现象,更或者是某个小环节电路的性能不稳定导致的等,引起系统保护动作,使小继电器跳电,恢复好后又开机了。前两个方面花点力气是能够解决的,难在于性能不稳定。 一、常规处理 打开电视机的后盖板,先清理灰尘。机子内部有四块大印刷板:电源板、背光板、视频驱动板、信号处理板即主板。认为问题应该在前两块板子上,后两块板子发热元件不多,自己也没法处理,太精密了,只能扫扫灰。用放大镜观察各板的焊接节点,对怀疑有脱焊的地方进行补焊,结果故障依旧。 在开机中,利用播放时间较长的情况时,摸一下每个集成块、功率二极管和三极管等的发热情况,都不太热。不过,还是松开散热板上的螺丝,重涂散热膏,再上紧螺丝。也曾用棉花球沾酒精,涂抹会发热的元件,来检查热稳定性差的问题,还是无功而返。紧固背光板到每个背光灯管的金属卡扣,再用尖嘴钳夹紧金属卡扣、滴油处理等方法,故障依旧。 
电视机长期使用后电解电容易于老化,容量会减少,在印板上又不便于用万用表测量其好坏,特别是藏在散热板下面的300V整流电容,也很难取下来。便在印板后面并联一个参数相近的电容,如图1所示。同时也顺带在背光的60V电源和主板的5V、12V电源上的滤波电解电容处,都各自并联了一个参数相近的电容。使其各输出电压的滤波电容的容量增加,提高输出电压的稳定性。试机还是同样的故障现象。 小继电器频繁的跳电,是否会是内部触头坏了呢?买来一个12V的小继电器,费了好大的劲,才从散热板里面卸掉。而新的其焊接脚又对不上,便添加引线焊接在印板的后面,如图2所示。另外,图2中的电解电容是并接在小继电器两端的,防止小继电器吸合中的抖动现象,不过稍有延迟现象。通电试机故障依旧。

查阅各种资料,询问家电维修高手,仍旧没有效果。其中有人提出修改软件,这个方法没做过,只好试一试。在开机时,先按住电视机的“音量-”和“视频”键,通电,此时进入K模式,屏幕左上角显示绿色的“K”字样,此时手松开。再同时按下电视机“音量-” 和 “频道-”键,此时出现英文字母屏幕。用遥控将光标移动到第二行设置“ ERROR NO RESET 0”,按下“确定”键数字5变为0,关机去保护到此完成。重启电视上显示是“0”,见图3所示,但故障依旧。

备注:直译下栏目,依次为:英制尺寸、故障没复位、普通模式、安全控制、电源故障原因、正常待机原因、故障待机原因。移动光标,只有两页,有些菜单不能进入修改。 
顺着逆变的主回路中,可以找到一个互感器T7600,为逆变电流取样元件。用分流的办法试试,如图4所示,并接电容为102P。开机观察没有跳电,过了两小时后,出现几次跳电,虽然没有根除问题,但是出故障的时间有明显的变长。这说明现在的逆变工作电流增大了,管子本身性能下降,造成波形不好,或者逆变的负载太重。查了一下逆变管K3562的额定电流6A,虽然加了分流电容,减弱过流保护,也不担心会损坏,暂时保留着该电容。 二、深度分析 以上种种办法都收效甚微,黔驴技穷,该机也找不到图纸,印板上的保护电路又较为复杂,决定对电路深入分析测绘一下电路图。花了几天时间,边查找边理解边修改,从草图到CAD画图(见图5),终于知道电源板的大体结构了。简化的局部电路图中未标电阻和电容的编号,只标了三极管和二极管的编号。虽然多遍浏览电路图,再反复对照印板元件修改,难免会有错误,所以此图仅供参考。

逐步分析逆变回路、待机电源回路、系统保护、主回路放电的电路结构和功能。 本站家电维修网https://www.jdwx.cn/bjjdwx/是以家电维修技术交流为中心的技术论坛 逆变回路中的过电流保护动作时,过流保护信号进入集成块IC7603,便无驱动电压给逆变管Q7601和Q7602,逆变停止工作,传递给后面会使小继电器跳电。此过电流保护前面已经做过试验了,作用不明显。 那过压保护是通过电容C7609取样,进入集成块IC7603。在此不清楚集成块内部的情况,因而不能将其信号短路,又加之是片状元件,怕损坏,就只能旁路分压。试一试,无作用。 在进入逆变管中,有FR7010等三只快熔电阻串接,是否有发热的闪断现象,使300V 电压瞬间丢失而逆变失败呢?并接整流二极管IN4007在其两端,无作用。对逆变电路的控制集成块IC7603和外围阻容元件常规检查,任然无功而返。 对主回路的电解电容老化问题,也试过并联电容,作用不明显。 第二步 待机电源回路由集成块IC7905(TNY264)和周围元件组成,见电路图的右下角部分。回想现象:跳电后,绿色的LED电源指示灯长亮,说明有待机电源。虽然电视机上绿色电源指示灯长亮,是否存在瞬间闪烁跳电现象呢?一个简单的办法:切断交流信号输入端,即挑掉电阻R7964,所有的交流信号源被切断,无交流保护。开机观察,无作用。 摸下集成块TNY264,手感温度不是很热,网上推荐用10W功率的集成块TNY266换2.5W的TNY264,不易发热。而待机逆变压器T7901上的A绕组整流二极管D7904、D7910发热,但也能正常工作,便在印板上各并接一个IN4007,以求分流分热。集成块TNY264的?譽?訛脚上300V接线中也串入了快熔电阻R7914,在其两端仍然并接二极管,防止热失效。 第三步 在局部原理图5的左下角部分,集中了几路系统保护。正常开机时三极管Q7302截止,Q7300和Q7301导通,经光耦IC7900使小继电器得电闭合。三极管Q7302的基极上汇集了五路保护,来切断小继电器的电源,即跳电。经二极管D7302的~12V交流的过压保护;经二极管D7308的+60V过压保护;经二极管D7112汇合的主板+12V过流保护、逆变变压器T7001过热保护;经二极管D7923的待机B绕组5V的过压保护;经二极管D7123背光的过流保护。任意一路动作,都会使三极管Q7302导通而切断光耦,使小继电器跳电。 因为是瞬间跳电,先旁路掉Q7302基极的干扰信号。在三极管Q7302的基极上并接RC元件(2.2kΩ、470μF),试机有一些效果,但偶尔还是要跳几次,是否问题就在这里呢? 背光+12V经二极管D7123背光的过流保护。+12V过流时,Q7806导通,+12V电压经Q7806的e-c极到D7123,控制三极管Q7302导通,光耦IC7900失电关断。理解原理后,挑开D7123一端,开机观察,无作用。 主板+12V过流保护。主板+12V过流时经取样电阻R7155A、B到四运放IC7300内部比较后输出过流信号,与逆变器过热保护二极管一起并联输出,再经电阻、二极管D7111、D7112到三极管Q7302的b极,使Q7302导通,光耦IC7900失电关断。取样电阻R7155A、B是两根倒U型的金属电阻丝,不便短路。在二极管D7111和D7112之间,连线短路到地,开机观察,无作用。 断开D7301逆变~12V交流的过压保护电路检测信号,开机观察,仍旧无作用。 待机5V过压保护。待机电源出现过压时,到达D7921击穿电压时,三极管Q7908导通,经D7923使控制三极管Q7302导通,光耦IC7900失电关断。由于待机电源是正常的,认为该保护系统是正常的。 第四步 主回路放电的输入口有电流取样L7801和电压取样电阻R。过电流保护时,对峰值放电。市电的过压交流信号,也是对峰值放电。担心误动作,将控制回路中的小元件直接撤除。对电流互感器L7801的二次侧,也并接一个小电容,开机观察,无作用。 第五步 视线又回到主逆变回路中,逆变管的性能不稳定、负载重。换K3562,故障现象没有改善。+60V的三个滤波电解电容稍微发热,难道是四个大功率20kΩ并联的泄放电阻引起?去掉两个后,电视节目基本正常了。观看4小时节目,只有一次跳电。难道逆变器多了四个泄放电阻就过载了?后将逆变的四个泄放电阻改为一个,试机未出现故障。 最后整理: 1、四个泄放电阻改为一个,减少了逆变管的电流。 2、再将背光电源60V整流的220μF滤波电解电容改为470μF,电解电容不热了,这有利于长期运行。 3、每个逆变电源的整流输出端再增加一个小电容,滤掉高次谐波。 4、将电阻R7304和R7305改成串联接法,即减少待机电源的泄流。 5、短接二极管D7300,相对提高三极管Q7302的保护门槛。 6、恢复原小继电器及线包两端的吸收电解电容。 多余的话:抱着不服输的态度,秉承坚持不懈的工匠精神,花了那么多精力,给大家提供一种思路和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