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酸蓄电池行业一般会认为,电池的失水和硫化都是电池处于非正常使用而引起的,假如电池发生正极板软化,就会认为是电池完成了寿命期间的使命。 但是,在动力型电池里边,大电流的充放电和析气的冲刷以及过放电会导致电池正极板的提前软化,形成失效。 一些电池在失水以后,正极板反应面积下降。是的单位面积的电流密度上升,也与大电流放电的失效机理差不多;硫化将会是的负极板真实反应面积下降。所以,失水和硫化也是产生正极板提前出现软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我看到一些控制比较好的车,其充电器的最高充电电压控制的比较合适,控制器的过流和欠压保护也比较好,电池使用时间也比较理想。电池最终的寿命会表现为正极板软化。这样的电池修复也会有效果,但是不会很理想。 对于一些控制比较好的车,一些用户不是每天都充电,导致电池经常处于深放电状态,比每天都充电的要提前出现正极板软化的现象。 现在,对于是否每天都充电,会有不同的看法。也应该看到,不少充电器在浮充阶段的电压过高,继续析气,所以,以后假如遇到这样的充电器就应该减少充电次数,以缓解失水。假如充电器的浮充电压不是那么高,还是尽可能使电池处于浅循环状态为好。 原文地址https://www.jdwx.cn/bjjdwx/article-5394-1.html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