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少军教授作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风云人物,其独到、专业、犀利而实事求是的态度与产业分析和解读,每每引起众多业界人士的关注与深思。 日前,在2018北京微电子国际研讨会暨IC WORLD大会上,魏少军教授做了题为“发展高端芯片不能自娱自乐”的演讲,从中兴事件的影响、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问题根源、创新思维、补短板与加长板,以及“标题党”对产业发展的影响等方面,对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状况,存在的问题,以及应该采取的措施进行了精彩的论述。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他讲的具体内容吧。 发展高端芯片不能自娱自乐,那么,何为自娱自乐?简单地说,就是自己想法子让自己快乐。对其解释有好有坏,正面来讲,常常用来描绘人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太理会别人的看法。负面的意思就是小富即安、自我满足、不思进取、孤芳自赏,有时也用来讽刺一个人自欺欺人。 我想,用自娱自乐说明我国当前的芯片产业,特别是设计行业的情况,还是比较贴切的。 一、从中兴事件中我们得到了什么? 首先看一下,中兴事件给了我们怎样的教训。尽管美国之前对我国有30亿美元、500亿美元、以及后来的2000亿美元,甚至是2600亿美元的经济制裁,但我觉得这些都不重要,最为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中兴事件,其对我国的影响将非常深远。其不仅对中国,对全世界都会产生深远影响。 十一前,我到欧洲访问,去了很多国家,我发现很多来跟我交流的业界人士都表示:我们现在很害怕,我们要再建一条supply chain,以确保供应链的安全。出现这种情况,恐怕当时美国的当局者是不会想到的,这对于我国和全世界都是重大的事件。 虽然,最终中兴和美国达成了和解,但是,我们得到了什么呢?第一,成为了一家在美国政府监管下的国有上市公司;第二,对脆弱供应链的深刻反省,以及建立安全可控供应链的紧迫感;第三,被卡住脖子的恐惧,以及奋起抗争的觉醒;第四,对我国元器件供应能力的痛彻了解,以及被扒下“皇帝新衣”的难堪,等等。 最后,我们都发现,我们需要补短板,这时似乎意识到,我们到处都是短板,几乎人人都呼喊着补短板,因为大家似乎意识到:只要你说有短板,政府就会有相应的资源投入,一时间,不说自己有短板好像显得很不合时宜。 然而,这并不是一个实事求是的“结论”,也并不好笑。我可以告诉大家,我们并没有那么多的短板,我们真正的短板就是高端芯片的数量、质量不能满足国家的应用需求。 出现这样的短板并不是一两天的事情了,为什么现在都开始痛彻心扉了呢?为什么早不去思考、行动呢?现在到了深挖一下问题到底出在哪儿的时候了! 二、主要问题出现在我们自己身上 我曾经与一些同事聊天,有人义愤填膺地说这是美国人的不仁道,其实我觉得问题还是出现在我们自己身上,不用总去埋怨美国人,埋怨也没有用。 思考之一:芯片设计业主流远离高端通用芯片 看看我国IC设计业的发展,1999~2017年,这18年当中,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43.8%,2017年全行业销售达到2073.5亿元人民币,第一次超过2000亿元大关,在制造、封装和设计三业中位列第一。 但是,从其中三个发展阶段来看,第一阶段主要是智能卡芯片,第二阶段主要是通信芯片,第三阶段主要是移动智能终端芯片。我们在高端芯片方面鲜有建树,主要原因是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这里,结果自然就是目前的状况。 看一下我们芯片产业的分布,非常不均衡,通信和多媒体等消费类电子芯片迅速崛起,而事关重大的CPU、DSP、FPGA、存储器等,我们几乎没有建树。这是战略失误?还是因为我们自己能力不足,故意放弃呢?现在很难再去追究。但是,现实情况就是这样,不去播种,怎么可能会有收获呢! 思考之二:追热点很快但基础不牢 我们的特点在这个问题上暴露无遗,喜欢追热点,但是基础及其不牢靠,不能沉下心把工作的基本功搞扎实。当下,AI兴起,我们看到大量的资源和人力都在搞AI,大有无行业不AI,无应用不AI,无芯片不AI之势。另外,以比特币为代表的虚拟货币也成为了我们追逐的另一热点。 AI虽然很好,但盲目追热点,那么在未来两三年,很多企业必定会倒霉,倒在AI上面。 到目前为止,我还看不到国内企业有自主定义设计流程的能力,大都依靠EDA公司提供的设计工具,我们也没有COT设计能力,所以,同质化情况严重,产品竞争能力不强。假如竞争加剧,估计很多企业会关门。 思考之三:偏安一隅 小富即安 从我国相关企业的销售额情况可以看出,在1380家IC设计企业当中,有600多家年收入小于1000万人民币。 再看一看人才情况,居然有88.6%的企业规模小于100人,这些企业大量固化了我们的有生力量,很难释放出人才的力量。假如这么多小企业的人才能聚拢到处于行业前列的大企业当中,我们的整体实力会大增。 思考之四:希望靠自主可控的特定市场上位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