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维修网

用户名  找回密码
 注册
家电维修网 网站首页 空调维修 查看内容

总工经验之谈:提高换热器换热能力的10大方法

2018-1-28 10:35| 发布者: 南召修电视| 查看: 1420| 评论: 0

摘要: 如何提高换热器换热能力?这是空调领域的一大技术难点。下面小编就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如何提高换热器换热能力的方法。1、选择适当的迎风面积。 换热器的换热能力与迎风面积相对而言成正比,同时机组尺寸、材料成 ...

        如何提高换热器换热能力?这是空调领域的一大技术难点。下面小弟就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如何提高换热器换热能力的方法。



 

1、选择适当的迎风面积。


        换热器的换热能力与迎风面积相对而言成正比,同时机组尺寸、材料成本也与其成正比,在新产品方案设计时,需权衡利弊,从外观、成本考虑,一般室内机组尺寸不宜设计得过大,采用双排换热器;室外小型机组115P,采用单排换热器。中型机组2-4P采用双排换热器。大型机组5P以上采用多排换热器,比较科学合理。

 

2、选择适当的u形管有效换热面积。


        结构设计必须注意尽可能使换热器所有u形管为有效换热面积。避免材料浪费。一般情况下,换热器u形管有效换热面积越大、换热能力越强,同时材料用量也越多,成本越高。所以换热器的设计不是越大越好,一般根据经验累积,按结构与性能要求确定换热器大小。

 

3、选择适当的管形状、管径(螺纹、齿形)。


        目前家用空调器常用的铜管为光管、减薄光管、等高齿内螺纹管、高低齿内螺纹管,管径为φ9φ7,铜管齿形的发展方向为:瘦形齿、x形齿、M形齿、w形齿、交叉形齿;管径发展方向为:φ 6、φ 5。管径越小,内螺纹、齿形越复杂,换热效率越高,用料越省,但生产工艺越复杂,材料价格越高。

4、选择适当的传热片片距、片形以及传热片片宽。


        传热片片距常用范围为102Omm;片形为波纹片、单桥片、双桥片。一般室内机组片距采用1215mm,室外机组片距采用1318mm。至于片宽,可根据传热学的理论,单位宽度等截面薄壁直肋的换热量在高度方向上分成两片肋时,其换热效率将提高。当这两片肋等高时,其换热效率最高。

 

5、选择亲水效果较好的传热片。


        传热片亲水效果的好与差,有时能影响风量几十m3,甚至上百m3 。所以设计时必须加以考虑。

 

6、控制胀管松紧适度。


        u形管胀管的松紧程度,对铜管与铝箔之间的接触传热系数影响很大。胀管松则热阻大,但胀管过紧,有可能会造成裂片,反而热阻更大,对换热影响更大。

 

7、选择科学的进出换热器方式。


        采用单进单出还是多进多出?对于多进多出换热器采用内进外出还是外进内出?这些对换热器的换热能力影响非常大,在设计时必须重视。一般根据管径、管长、管数来确定换热器的进出方式。室内机组根据结构特点一般常用双排换热器,小机组采用单进双出或双进双出。大机组采用多进多出,室外机小机组采用单进单出,大机组采用多进多出。



 

8、选择科学的换热器流程。


       换热器的流程对换热器的利用率关系非常大,所以在设计时必须注意:迎风面温度分布要均匀。根据试验,一般空调器换热器迎风面通风的风速是比较均匀的,温度分布是否均匀主要决定于流程分布。

 

9、管内、管外换热能力要力求一致。


        管内换热能力不足,可选用高效的内螺纹铜管,选用大一级的压缩机,提高系统内R22循环量与流速。优化管系设计使回油畅通;管外换热能力不足,可适当加大通风量,选用高效率传热片,适当减小片距。

 

10、尽可能减小压力损失。


       特别是蒸发、回汽过程,不能有瓶颈,压力损失大会造成压缩机吸气压力下降,压缩效率下降,系统制冷剂循环量下降,标准工况制热结霜等,明显影响性能。

最新评论

QQ|门户地图|网站地图|家电维修|手机版|家电维修技术论坛 ( 蜀ICP备14030498号-16 川公网安备51102502000162号 )

GMT+8, 2025-5-23 07:3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