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功率电源被广泛地应用于电子电气行业,在应用的过程中也时常出现一些电源故障,如启机不良、输出电压偏低、模块过热等问题,针对这些电源供电故障现象,如何定位背后的问题?本文将一一为您揭晓。 目前,市场上电源模块种类繁多,不同电源产品的输入电压、输出功率、功能及拓扑结构等都各不相同,其特点都是为微控制器、集成电路、数字信号处理器、模拟电路、及其他数字或模拟等负载供电。电源模块的可靠性比较高,但也可能会发生故障,下面以ZLG致远电子的DC-DC电源为例分析几种常见的电源故障。
电源输出电压过低,会让后级电路无法正常工作,如在微控制器系统中,负载突然增大,会拉低微控制器的供电电压,而造成微控制器复位,这会对整个系统级的电路带来毁灭性的打击,会造成一子落错全盘毁的连锁式反应。输出电压过低通常是由那些原因造成的呢?
在输出端并一个大电容或换用更大功率输入电源; 调整布线,增大导线截面积或缩短导线长度,减小内阻,假如其电源模块有Trim功能调节,可以调高输出电压来抵消线损产生的压降; 换用导通压降小的二极管; 减小滤波电感值且降低电感的内阻。 由于某些电源模块内部的电子元器件的电压余量设计不够,在输入电压过高时,造成模块损坏,甚至烧毁,这是就需要我们在外围做一些保护,哪些常见原因易造成输入电压偏高呢?
确保输出端不小于少10%的额定负载,若实际电路工作中常有空载现象,就在输出端并接一个额定功率10%的假负载; 更换一个合理且稳定范围的输入电压源,存在干扰电压时要考虑在输入端并上TVS管或稳压管,也可加EMC的外围电路。 电源模块在电压转换过程中有能量损耗,产生热能导致模块发热,降低电源的转换效率,影响电源模块正常工作,但什么情况下会造成电源模块发热较严重呢?
热成像仪观测发热电源模块E7805OS-500在标称电压下的温度分布,如下图所示:
使用线性电源时要加散热片,或选择效率高的开关电源; 换输出功率更大的模块,确保有70%~80%的负载降额; 降低环境温度,保持散热良好。 噪声是衡量电源模块优劣的一大关键指标,在应用电路中,模块周边元器件的设计布局等也会影响输出噪声,哪些因素对输出噪声有较大影响呢?
ZDS2024示波器测试对比模块受到干扰与未被干扰的电源模块输出纹波噪声,对比下图如图所示:
未受外界干扰的纹波噪声,Vz=104mV 未受外界干扰的纹波噪声,Vz=734mV 将电源模块尽可能远离主电路噪声敏感元件或模块与主电路噪声敏感元件进行隔离; 主电路噪声敏感元件(如:A/D、D/A或MCU等)的电源输入端处接0.1μF去耦电容; 使用一个多路输出的电源模块代替多个单路输出模块消除差频干扰; 采用远端一点接地、减小地线环路面积。 在电源的应用电路中,经常会出现电源模块输出端电压不正常,输出端就是没有任何输出,电源模块也无损坏,是什么原因呢?或许是电源模块本身就无法启动?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