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维修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家电维修网 网站首页 热水器维修 查看内容

电热水器知识介绍与故障维修讲解

2018-7-24 07:20| 发布者: 南召修电视| 查看: 644| 评论: 0

摘要: 1电热水器知识I I I 电热水器的工作原理 I I I 使用可以耐压的内胆,在内胆上安装加热部件和温控部件,使用加热管对内胆的水加热,到达设定温度后,温控部件会自动切断电源。使用时利用自来水的压力将内胆的热水压 ...

1

热水器知识


I I I   电热水器的工作原理   I I I


      使用可以耐压的内胆,在内胆上安装加热部件和温控部件,使用加热管对内胆的水加热,到达设定温度后温控部件会自动切断电源。使用时利用自来水的压力将内胆的热水压出来,通过混合阀调节适合自己的水温进行洗浴。



I I I   电热水器的主要部件及功能   I I I



1、内胆-----核心部件

       我们的内胆是金刚三层胆,共分为搪瓷层、密着层、脱碳钢板层共计三层,抗暴、抗融、抗酸。   


2、加热器-----通过电阻丝发热加热水

管状电热元件由金属管螺旋状电阻丝及导热性好绝缘性好的结晶氧化镁粉等组成。管体的材料主要有不锈钢、铜、搪瓷管体等。主要作用是通过电阻丝发热加热水介质,要求使用寿命长,加热效率高,不漏电。目前我公司采用的发热管材料主要为不锈钢,功率有1500W,1650W,2100W,2500W,2800W,3000W;有单档及多档功率之分。

①:外观要求:标示清晰,焊接良好,无明显变形,裂痕,接触不良。

②:绝缘 :电阻丝与外管间加入1800V电压,测试3S, ≥20MΩ

③:耐压:在1500V/5mA/1min或者1800V/5mA/3s条件下,无闪络击穿。


3、加热管-----用来加热内胆中的水

        加热管是在无缝金属管内(不锈钢管、铜管)装入螺旋状电热丝,空隙部分填满有良好导热性和绝缘性的氧化镁粉后缩管而成(管口用环氧树脂密封),再用压模机加工成需要的各种形状热管就是用来加热的,所以衡量一个加热管好坏的标准就是热效率的高低,



4、镁棒-----用来保护内胆

       镁棒一旦消耗完了,内胆就会有漏水的危险,我们采用超大镁棒,最重的镁棒可达310多克。


 5、温控器-----用来感测温度

       温控器是被控制对象的温度发生变化时,温控器感温部内的物质产生相应的热胀冷缩,与感温部连通一起的膜盒产生膨胀或收缩,以杠杆原理,带动开关通断动作,达到恒温目的。具有控温准确,稳定可靠,开停温差小,控制温控调节范围大过载电流大等性能特点我司大部分液涨温控器动作温度为75℃±5 ℃

①:外观要求:各构件标示清楚,无变形,无缺损,表面光滑无毛刺,毛细管绕Φ40连续弯折5次不断裂。

②:动作特性 :温控器开启、关闭动作清楚,无死点。 旋扭旋转轻松、灵活,不松动

③:温度特性:在图纸要求的温度范围动作


温控器原理

      通过毛细管,温包和膜盒相连,膜盒是用特殊材料做成的,极具弹性。开始杠杆一端的电触点已经闭合,当温度升高时,温包内的航空煤油,受热膨胀,压力增大,通过毛细管的传压,使得膜盒也胀大起来。从而推动与膜盒相连的弹性金属片逆时针转动,当温度达到一定程度时,触点断开,热水器加热停止,进入保温状态。当温度降低时,航空煤油回流至温包,压力降低,触点再次接触导通,进入加热状态。如此循环,把热水器内胆内的水温恒定在一定范围之内且节省了电能。调温旋钮可通过螺纹轨道旋进旋出控制膜盒的位置,改变电触点断开的时间,从而控制水温变化。


温控器拆解:


6、限温器-----过热保护作用

       限温器的型号统称KSD,主要通过双金属片受热的形变控制开关动作,一般需要手动复位。常作为各种电热产品过热保护元件,防止烧坏电热元件以及由此而引起的火灾事故

① 外观要求:构件间连接牢固可靠,无缺陷,表面无毛刺,突起。

② 温度特性:控器的断开、温度动作温度偏差及复位温度应符合图纸要求。动作温度:X℃±3℃;复位温度:X-15℃±3℃


限控器原理:

      双金属片由上面的“高锰合金”和下面的“殷钢”组成。前者的膨胀系数是后者的好几十倍,分别称为“主动层”和“被动层”。在正常温度下图中的弹簧片的触点是接触的,整个电路处于接通状态。温度升高时,主动层膨胀的比被动层多,双金属片向下弯曲,压动压杆向下运动。压杆带动弹簧片向下运动,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电路断开。冷却到一定程度双金属片伸直,压杆和弹簧片回弹,电路接通。


12下一页

最新评论

QQ|门户地图|网站地图|家电维修|手机版|家电维修技术论坛 ( 蜀ICP备14030498号-16 川公网安备51102502000162号 )

GMT+8, 2025-4-30 17:3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