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中的低压供液管是从毛细管出口至蒸发器进口这段距离的连接管。 低压供液管结霜的原因有三种: 1、正常的结霜。空调器在开始运行时,由于冷凝温度和冷凝压力都较低,毛细管供液量低于正常值,使蒸发压力随之降低,因此引起低压供液管出现结霜现象。但这种结霜到融化只是一个短暂过程,一般在压缩机运行后就开始结霜,5分钟内整个结霜融化过程全部结束,空调器进入正常运转。 2、缺氟。空调器缺少制冷剂时,低压供液管会出现结霜现象,这是一种典型的故障现象。此种现象表现于从空调器开始运转,低压供液管就开始结霜,而且当压缩机运转10多分钟后还不消失。引起缺氟的原因,对于使用多年的空调器,可能是正常现象,只要添加制冷剂就可以了。对于才使用两三年或刚安装不久就出现缺氟现象,则是制冷系统泄漏所致。 3、制冷系统局部堵塞。堵塞点一般在过滤器出口或毛细管进口比较多见。由于系统内发生局部堵塞而产生节流效应,使节流后的压力低于空调工作的正常值,引起供液管结霜。 缺氟与堵塞都会使供液管结霜,回气压力、运转电流、冷凝器的排风温度低于正常值,二者故障现象非常相似,在检修过程中容易引起误判。 漏氟与堵塞有三个区别: 一是漏氟引起的故障,在漏点处会形成相应的油迹,而堵塞引起的故障不存在油迹;二是结霜的部位不同,除低压供液管结霜外,漏氟引起的故障,是在毛细管的后部开始结霜,而局部堵塞引起的故障是在堵塞处?一般在过滤器或毛细管的前段开始出现结霜;三是制冷系统堵塞切断工艺管会有大量的制冷剂喷出,而制冷系统出现泄漏后,则系统内的制冷剂相对减少,切开工艺管后无大量制冷剂喷出。因此,在检修此类故障时,应对故障现象全面认真分析,作出正确的判断。 例1、分体式空调器,运转正常,但制冷效果差。
例2、一拖二单压缩机空调器,新安装使用便出现低压供液管结霜制冷效果差。
例3、分体式一拖二空调器,使用一年后出现B组不制冷。
首先测试A、B两个系统的压力,实测A组静压为9Mpa、B组静压为0Mpa,怀疑B组无制冷剂,将B组制冷系统加入制冷剂,观察其各接口连接处未见泄漏迹象。但听到室内蒸发器处有轻微的“咝咝”声,说明此处泄漏。仔细观察蒸发器弯头焊接处有油迹,用软布将油迹擦除涂上肥皂水便出现气泡,判断制冷剂从此处漏掉,造成不制冷。将漏点周围清洗干净,用锡焊补焊后充入制冷剂,故障排除。 例4、窗式空调器,运转正常,但不制冷。
采取焊接新工艺管检漏。取一段长50mm,外径4mm的细铜管,一端焊接三通修理阀,备用。再用气焊在空调器吸气管上开一小洞,将铜管的另一端斜插入小洞中焊好,并将原工艺管用铜焊密封,由三通修理阀加入高压氦气,此时将吸气管上的油迹擦除,涂上肥皂水,发现吸气管与气液分离器连接处有气泡溢出,然后放掉氦气,将漏点补焊后充入1.6Mpa的氦气,保压24小时,观察压力表数值不变,证明漏点补好。然后放掉氦气,通过三通修理用真空泵进行抽空,直至压力表为-0.1Mpa为止,再进行充剂,加剂时先连接制冷剂钢瓶上与三通修理阀,排除连接管中的空气后,再打开制冷剂钢瓶阀门和三通修理阀,该机R22额定标准为610g,加注完毕后在靠近吸气管端钳封工艺管,并在封口外截断,迅速焊封,装机试验,故障排除。 例5、壁挂式空调器,机组运转正常,但制冷效果差。
例6、窗式空调器,空调运转正常,但无冷风吹出。
例7、分体式空调器,运转正常,但制冷不良,室内降温很慢。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