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可以说是组装电脑时,最不受装机小白重视的组件之一了(另一个当然是机箱)。 殊不知,电源质量的高低、功率大小直接影响电脑的稳定性以及主板、显卡、硬盘等硬件的寿命。 而且有些劣质电源不仅稳定性极差,甚至还有可能直接boom,所以对于任何一位资深DIY用户来说,都绝不会忽视电源的重要性。 用大白话来说,电源就是给电脑供电的设备 —— 把普通家用电流转换成CPU、显卡、硬盘等组件所需的低电压电流。 额定输出是判断一款电源是否合适的重要前提,这一数据取决于电脑内部硬件功耗和连接在主机上的配件功耗。 CPU、显卡无疑是主机中的耗电大户,将其功耗相加,就可以大致确认需要多大功耗的电源了。 假设CPU采用了功耗为65w的i5 8400,而显卡为最大功耗达120W的1066 ,就应该选择额定输出达到400W,或者功率更大的电源。 为什么会多出这么多?因为除了CPU和显卡之外,主板、硬盘、散热器,甚至内存都需要电量供应(可以根据产品说明逐一相加)。 在这一基础上加上100-150W的功率,就基本可以保证电脑在满载状态下的需要了。 大家知道电脑中的硬件发热量都会很高,虽然基本上以CPU和显卡为主,但电源对机箱内的热量同样有影响,因此选择一款适合电源的好机箱必不可少。 以前机箱的电源位置设计在机箱的顶部,风道属于常见的前进后出式水平风道系统,一般就是前置+后置风扇的设计。 但电源上置设计,导致显卡下方的空间是很有限的,对于显卡吸入冷空气散热还是有着不利影响。 而采用分体式电源下置设计的机箱,电源和HDD都占用独立仓位与主板分离,不仅能有效避免热量交叉循环,还便于各种内部线材的顺畅走位。 先马“厚道先生”G1机箱,采用独立电源仓下置设计,可以将外部冷空气带入电源内部散热后直接排出,不和机箱内部其他热源发生混淆。 在主机高负荷运转时,可以为机箱提供一个良好的散热环境,使主机性得到保证。 作为高塔机箱,“厚道先生”的内部空间充裕,硬件搭配选择以及后期升级的能力强大。 独立电源仓设计也让机箱内部不再臃肿,不仅将风道优化发挥到极致,更有利于机箱电源的布线,清爽快捷的背部走线让装机布线更加轻松。 好电源要配好机箱,先马“厚道先生”机箱和先马金牌500W游戏电源这对“黄金搭档”,不知合你意吗?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