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810的赫赫战功
CFan曾在《最强的中端SoC?深入了解麒麟810移动平台》这篇文章中解析过麒麟810,得益于领先的7nm工艺,较高的大核主频以及被ARM开小灶的Mali-G52MP6 GPU(标准的Mali-G52最高仅支持到MP4),其综合性能可以全面超越骁龙730G和联发科Helio G90T,成为去年中端4G SoC中的最强音。
麒麟820的基本参数
步入5G时代后,以三星Exyno 980、高通骁龙765G和联发科天玑1000L为代表的新一代中端5G SoC先后上市,联发科天玑800和紫光展锐虎贲T7520也进入了“PPT阶段”,麒麟820算是赶上了“末班车”。
在制程工艺方面,麒麟820采用了台积电7nm工艺,请注意,并不是最新的7nm EUV。就工艺而言,麒麟820落后于同级别5G SoC中的骁龙765G和虎贲T7520。还好,“EUV”对7nm最大的意义是缩短光刻时间,有利于缩短生产周期降低成本,对性能的影响不算太大。因此,7nm的麒麟820也是值得期待的,要知道骁龙865用的也是这种工艺。
在CPU方面,麒麟820此次采用了“三丛集”设计,由1个Cortex-A76 Based大核(2.36GHz)+3个Cortex-A76 Based中核(2.22GHz)2+4个Cortex-A55小核(1.84GHz)构成。请注意大核和中核的“Based”后缀,它意味着麒麟820的大核和中核都是基于ARM原生Cortex-A76架构“魔改”而来,类似高通骁龙Kryo核心。实际上,在麒麟990时代,它的大核和中核也是基于Cortex-A76魔改。
在GPU方面,早前网上流传麒麟820会集成ARM最新的Mali-G77,结果麒麟820集成的却是Mali-G57,估计不少小伙伴都会感觉非常遗憾。实际上,Mali-G57是ARM在2019年10月底才最新发布的GPU IP,它虽然隶属Mali-G5系,但却采用了和最新Mali-G77相同的微架构,相较上一代G52,G57有着1.3倍的性能,能效提升30%、性能密度提升30%、机器学习提升60%。此次,麒麟820还为集成的GPU准备了6个计算核心,结合华为特色的GPU Turbo和Kirin Gaming+ 2.0技术,Mali-G57MP6的实际性能还是值得期待的。
在其他方面,麒麟820集成了自研达芬奇架构的NPU单元(单个大核心),AI性能较上代麒麟810提升了73%。在苏黎世理工的AI Benchmark榜单中,搭载麒麟820的荣耀30S拿到了60843的高分,和搭载麒麟990的前辈诠释了啥叫“屠榜”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