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空调制热的主要原理是什么? 答:主要是通过室外机吸收空气中的热量,通过管道中的制冷剂循环,将吸收的热量,带到室内机,在通过室内机的工作,将热量提供给室内,使室内温度提高。 2、为什么天气越冷,制热效果越差? 答:主要是因为天气越冷,室外温度低,空调制热从室外空气环境中吸收空气的热量的难度加大,导致制热效果相对较差。 3、为什么在-10度以下,建议改用其他设备制热? 答:冬天空调制热时,空调通过室外机换热器(即冷凝器)吸收室外空气的热量,再通过室内机的换热器(即蒸发器)把热量输送给室内。同时在制热时,室外机换热器是作为蒸发器使用,当室外温度低于-10度时,冷凝器与室外空气的换热温差就会接近于0。故而没有了换热效果,因此造成空调整体的制热效果差,甚至是不能制热。因此需要启动空调的辅助电加热功能,或者采用其它的供暖设备。 4、空调器冬季为什么要化霜? 答:在冬天制热时,由于室外机换热器(即冷凝器)的蒸发温度低于零度,会使流经冷凝器的室外空气凝结在翅片上并结霜,结霜会影响冷凝器的换热面积以及空气的流通量,从而影响空调的制热效果。因此为了保证空调的制热效果必需要进行除霜工作。 5、如何判断一个空调制热是否正常? 答:空调器制冷制热检验的标准:开机15-20分钟以后,在距室内进出风口10—20mm处用温度计的检验头测量温度,制冷时进出风口温差应不小于10℃,在制热状态下(热泵型空调)进出风口温差应不小于15℃,电辅热型空调进出风口温差应不小于23℃;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