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产品离不开电源电路,元器件需要的电压/电流/纹波要求,板子上可能有多组不同的供电,选用什么样的变换方式需要考虑到多种因素。首先我们看一下几种常用的外接供电方式:
今天我们讨论的是电路板上通过稳压电路为板上的各个器件产生需要的电压,主要的稳压变换方式有两种:
线性稳压器最经典的就是78xx系列,典型的封装为TO-220,只有三个腿,只需要外接俩电容:输入端电容和输出端电容,虽然数据手册中有推荐的电容值,比如Fairchild的LM78xx数据手册要求输入端0.33uF,输出端0.1uF,不过在实际的应用中电容值的大小没啥关系,随便弄俩上去就行,稳压反馈环路是非常稳定的,输入输出的电容对其没有什么影响,输出的纹波也非常小。 从原理上看,可以把线性稳压器看成是一个可变的串行电阻,通过改变其电阻值保证输出端的电压稳定。核心的器件三极管工作于线性模式。 线性稳压器的工作原理 常规线性稳压器的构成 线性稳压器的优点:
当然线性稳压器的缺点也很明显:
LDO: LDO线性稳压器的构成 LDO是线性稳压器的一种,只是输入端和输出端需要的压差较小,在小电流的情况下(比如150mA)压差可以到低到50mV。设想一下用LDO产生3.3V的直流电压,在电路150mA的情况下,其输入端只需要3.35V就可以正常工作,其效率可以高达98%,因此说线性稳压效率一定低这个结论是错误的,不能生搬硬套道听途说的结论。 另一个理解上的误区就是觉得LDO会比常规的线性稳压器的转换效率高,如果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都是一样的情况下,使用78xx的器件和使用LDO的器件,其效率没有本质的区别,反而由于LDO,流通到GND管脚的电流较大而效率略低一点。 LDO非常适合电池供电的场景,因为在很小的压差下也可以正常工作,而常规的线性稳压器适合于交流供电的场景,可以通过改变变压器的变比得到78xx需要的输入电压的要求,且能够达到较高的功率要求,比如10A。 开关稳压电源: 开关稳压器主要由工作于开关状态的三极管(或MOS管)+储能的电感或电容构成:
开关稳压器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开关稳压器的优点:
开关稳压器的缺点:
开关稳压器也有不同的类型,根据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的关系分:
由于篇幅,在此不做详解,会在以后的文章中在做介绍。 电源是非常基础的器件,因此目前行业里做通用器件的大公司如TI、ADI、Linear Tech(已经被ADI收购)、On Semi、Fairchild(被On收购)、iWatt(被Dialog Semi收购)、Power Integration、Maxim(美信)等等都有相应的产品,由于很多器件的功能相对于SoC来讲简单很多,国内的很多创业公司也风起云涌地来pin to pin兼容某些常用的器件,也就是从板子上拔下来TI或Linear的一颗器件,插上他们自己的器件,一样工作。 但一定要注意的是,即便是pin to pin兼容,也要看其指标,国产的器件在性能方面还是有一定的差异,比如非常常用的1117-3.3V,Linear的1117器件能够达到的性能,国产的器件就很难达到。 另外一定要注意不要从淘宝上购买这些器件,很容易遇到冒牌的假货、旧货,某些性能不行的话,会让你折腾一周到一个月的时间。 这么多厂商的这么多器件挑起来会让人眼晕,在选型的时候如果逐个厂商的网站上进行对比挑选会耗费大量的时间,不如到比较集中的地方,比如全球著名的元器件分销商Mouser的官网上根据类别和参数进行快速检索定位。不仅可以大大节省选型的时间,还能够保证你选中器件的货源 - 如果Mouser上都没有货的器件,很大的可能你在其它地方也很难买到。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